讲堂25周年系列活动 戴锦华教授导赏系列之四十八《秋刀鱼之味》
导演|小津安二郎
编剧|野田高梧/小津安二郎
主演|笠智众/岩下志麻/冈田茉莉子/佐田启二
语言|日语
片长|大约113分钟
时间:2025年3月26日(周三)晚6:30
地点:讲堂观众厅
校内票价:20、30、35元(凭北京大学校园卡购买)
校外票价:40、60、70元
购票方式:
1.现场购票:讲堂售票处购买
2.在线购票:关注“北大讲堂online”微信公众号:bdjt_piao或扫描二维码
讲堂25周年系列活动 戴锦华教授导赏系列之四十八《秋刀鱼之味》
《秋刀鱼之味》是日本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的最后一部作品,影片讲述了年迈的平山在妻子离世后,与待嫁的女儿道子相依为命的故事。由于父女俩习惯了彼此照料的生活,平山从未考虑过让女儿离家成婚,直至某一天,他目睹了别人家女儿为照顾老父亲而终身未嫁、憔悴衰老的遭遇,于是决心要求道子考虑自己的婚姻大事。
作为日本电影美学的引领者与建构者,小津安二郎极其擅长从家庭伦理关系切入,在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中,去把握当下日本的情感体验与生命感悟。影片镜头流转于60年代东京的都市空间,在时代现实的透视中触碰悠长的人生思索。早在小津的第一部有声片《独生子》中,便有片头字幕指引其作品序列的核心:“人生悲剧的第一幕从成为父母子女的关系开始。”在拍摄《秋刀鱼之味》时,一直同母亲一起生活的小津安二郎失去了母亲。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深深眷恋与终将分离,贯穿小津的创作始终,也是每个人都绕不开的一道终极命题。
春天在晴空下盛放,
樱花开得灿烂,
一个人留在这里,我只感到茫然。
想起秋刀鱼之味,
残落的樱花有如布碎,
清酒带着黄莲的苦味。
——小津安二郎日记
影片虽以《秋刀鱼之味》为题,却没有出现秋刀鱼的镜头。作为报秋的使者,正如中国的莼羹鲈脍一般,秋刀鱼触发着一种辽远深切而难以言说的情思。秋天已至,苍凉萧索的漫长季节随之而来,有如人生行路,在某个节点之后,生命终将归于寂寥和迟暮。当道子的婚礼结束,家中再也没有来自女儿的约束,平山终于在畅意怀念青春后醉酒而归,在无言的思念中孑然一身。
影片延续了小津一贯的平淡隽永风格,以简朴清淡的叙事手法和端然不动的摄影机,营造出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和世界。尽管日常生活中处处流露出幽默情调,但整部影片对生命流逝的缅怀却充满了浓烈的悲剧意味。子女离家,既是孩子的成年礼,又是父母人生走向倒计时的标识。小津细腻独到地把握了老年人的心理状态,这不仅是来自于他自己的人生的独特体会,更来自于对人类整体生命的深刻关照与体察,他用静默的影像触碰衰老和死亡等命题,带给观众对人类生存本质的深沉思索。
生命须臾,人生多别离。
小津安二郎在视觉艺术中传递人生秋味,
以《秋刀鱼之味》承载参透与彻悟
——感伤而从容,向死亡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