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一年的施工,新学期,大房子旧貌换新颜!放眼大处,硬件提升、音效更佳的讲堂观众厅令人赞叹不已,着眼小处,在资讯传播方面,讲堂也紧跟时势,走进了“微”时代。近年来,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其特有的互动性和传播性改变着时代的媒体格局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俨然掀起了一场“微革命”。近年来,讲堂相继开通微博、微信,让观众多了与讲堂亲密接触的机会,也给讲堂多一种渠道,服务观众、走近师生。
讲堂官方微博:试水新媒体表达有温度
新媒体的概念范围很广,包括的内容很多,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微博,想必人们都已不陌生。继博客大热之后,2009年微博进入人们的视野。随着名人、政府机关、各企事业单位、各大媒体等的注册,微博逐渐成为其对外发声的新窗口,影响力也日益增大。更重要的是,在微博空间里,大众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更有机会成为传播链条的参与者。
顺应时代的变化,2011年12月,讲堂也悄然进驻新浪微博并作为学校组织加V认证。新媒体运营要面临资源利用、媒介合作、引导话题、粉丝互动等问题。作为校内外知名的文化艺术中心,讲堂的一举一动都牵系着学校形象。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与谨慎的试水,在解决了“理解产品、了解用户、如何传播”三大问题后,2012年,讲堂微博正式进入运营阶段。
为了便于传播,微博采用了精品化、浅阅读的形式,在对信息大小做出了限制的同时,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平台。讲堂充分利用平台所提供的功能,采用音视频、图片、长微博、超链接等形式,整合讲堂资讯,展示讲堂风采,力图为讲堂创造更多的品牌价值。除了使用好信息化工具以外,讲堂还需要传播有深度、有文化的内容。在微博的栏目及内容设置上,也需要符合讲堂语境,贴近大众生活。因此,我们先后设置了多个栏目,如实时发布最新演出、电影、展览信息的“演出\电影\展览预告”栏目;将讲堂官网中的新闻版块链接至微博,及时分享学生记者对讲堂活动的后续报道及观感的“讲堂新闻”栏目;对于各类演出,参演艺术家永远拥有话语权,讲堂记者对艺术家的独家专访也在“嘉宾访谈”栏目中一一发布;“台前幕后”用照片记录台前幕后的故事,相应地,“剧照赏析”则展示着舞台上的精彩瞬间。此外,“特别推荐”中,将艺术知识利用长微博配图的形式发布,在普及高雅艺术的同时,也让读者在碎片化的空间中回归本真的阅读模式。其他更有“讲堂掠影”“讲堂陈设”“讲堂志愿者”等栏目,及时与校情时事、校园文化等呼应结合,并与北京大学官方微博、未名BBS等校内其他官方微博形成互动,营造出线上的北大文化氛围。
此外,微博是个情感产品,是与大众近距离接触的平台。讲堂微博也时刻关注着观众动态,及时回复观众留言,解答观众疑问,适时送去温馨提示。许多艺术家或师生观众镜头中、指尖下的讲堂美景与所思所感也经常得到讲堂微博的转发,由此,讲堂微博也日益成为艺术家与观众互动沟通的纽带。同时,讲堂微博还不定期推出抽奖送票活动,观众喜闻乐见,主办方也收获不错的宣传效应,更在无形中扩大了讲堂微博的影响力。
讲堂微信公众平台:掌中看讲堂悦读有味道
2011年,社交软件微信兴起,2012年,微信公众平台上线运营。虽然在一两年前,我们谈起微信公众号,可能很多人还不清楚它究竟能做什么,但今天大多数人打开手机微信时,想必都会收到定制的各类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最新信息。腾讯的统计数字显示,目前注册的微信公众号已接近1000万个。微信以熟人社交为基点,丰富实用的功能和便捷的操作方式,让其在两三年内就颠覆了微博如日中天的地位。微信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沟通方式,更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和获取资讯的途径。而微信公众号作为对外服务的窗口,现在俨然已经成为每一个企事业单位的标配了。
为完善讲堂服务体系,增强讲堂宣传效力,助力讲堂品牌形象的树立,在观众厅施工改造期间,讲堂开启对微信这一新媒体的尝试,分别于2014年7月和2015年3月开通微信服务号和订阅号,明确了两个微信公众号的不同职能,并利用现有资源丰富完善其内容,力图增加用户体验。
大家都知道讲堂有着一片文艺天空,但或许很多观众都还站在高雅艺术的门口,不知如何走进这绚烂的艺术世界;或许同学们已经熟悉了从讲堂网站、售票窗口前的演出展板获知演出信息,但苦于空暇较少总有错过的精彩;或许还有不少人仍在遗憾没能赶上在讲堂举办的精品展览……
本着传播高雅艺术,服务师生观众的理念,服务号北大讲堂(微信号:beidajiangtang)设置了“多彩讲堂”“票务信息”“更多服务”三个基础菜单。“多彩讲堂”中策划“艺术视野”栏目,将世界音乐家故事、博物馆风情、如何欣赏高雅艺术等系列文章作为专题,把讲堂多年来通过互联网、纸媒等助力北大艺术教育的传统移至移动互联网。“展览空间”则罗列了近期精彩展览回顾,图文并茂,在手机上亦能窥得展览现场的精致情调。“票务信息”中时时更新的“活动预告”,方便观众随时随地查看讲堂电影、演出安排。此外,在主动向用户推送资讯的基础上,服务号未来还将着重增强其功能性,引入在线售票,到时便可省去窗口排队购票的麻烦,掌上购票,再也不用担心错过精彩演出!
订阅号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微信号:pkuhall)相比服务号,着重资讯推送,力图建立起沟通讲堂与观众的掌上桥梁;相比官方网站,订阅号与订阅者的互动性更强,信息投放更为精准;相比即时、简短的微博信息,订阅号在内容上扩大了容量,在页面上也可增强阅读美观性;更重要的是,它像一个掌上出版平台,给了讲堂、艺术家、读者、观众一个详尽阐发观点、深度交流互动的空间。目前,订阅号主要设置了两个常规专栏和一个机动专栏。
周一推送的“一周活动预告”让观众快速了解本周内的活动信息,“讲堂镜头”则以照片和视频结合的方式,定格舞台瞬间,记录讲堂点滴;
周三“大舞台”栏目用一支笔串联台前幕后,是发表演出推介、文艺品评的自由空间;
周五“爱在大房子”不定期推送讲堂动态,介绍讲堂风物,同时也刊载讲堂志愿者故事及观众来稿等。
无论是用活泼的语言讲述舞台故事,还是以深邃的眼光探寻舞台背后的意义,还是一本正经地介绍严肃的曲目,亦或是深情地诉说对北大、对讲堂无尽的依恋,聊一聊某位艺术家的生活八卦……讲堂微信订阅号中,永远在尝试让内容更加多样,让文章更有味道。
你可能无数次路过讲堂,被设计优美的演出展板吸引,你可能怀着向往艺术的心,不断走近大舞台。在一曲曲音乐余音散尽,一幕幕戏剧华彩落幕,一段段舞蹈停歇了舞步,一场场电影熄灭了银幕,你还可以在“微空间”中发现讲堂另一片永不散场的天地。
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微博、微信的三个二维码都已投放在讲堂的室外展板和演出节目单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打理,讲堂的“微空间”中也收获了不少关注者和支持者。今后,我们也将继续完善服务功能,适时调整栏目及内容,不定期推出抽票等活动,让师生、观众、读者在讲堂“微空间”中也能收获满满,玩的开心!
讲堂是燕园多彩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师生观众是我们永葆活力的源泉。我们始终希望更多地听到、看到师生观众的所观所感,也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微博请@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微信投稿邮箱bdbnjt@163.com。让我们彼此靠近,彼此倾听!
文/张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