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声”北大专场音乐会作为北京交响乐团“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演出之一,自2011年首演以来,与讲堂的合作延续至今,为普及交响乐知识,提升北大师生的音乐素养提供了一方沃土。4月8日晚,2016“春之声”北大专场音乐会在讲堂观众厅的掌声中圆满落幕,本场演出在原有品牌基础上精益求精,再创新意,以经典又独具特色的旋律引领讲堂观众体味人间四月的生命脉动。而在此次演出之前,讲堂记者前往北京交响乐团,有幸在紧张的排练间隙采访到了乐团前团长、现任音乐总监、首席指挥、世界知名音乐家谭利华先生。
不出校门便能欣赏到的交响乐
采访当天的中午,谭利华先生从排练室中走出和我们握手,笑容极为亲切,一名资深音乐家的气质不自觉地流露,同时一身利落的装束和干练的步伐更显示出这位指挥家即便在台下依旧是这般心中“有谱”。一切的开展都是那么简洁明快,我们的采访很快便直奔主题。
北京交响乐团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便开展“交响乐进校园”活动,谭利华在任团长期间,亦是始终致力于交响乐的校园推广和传播,近些年来的力度更大,每年在各大高校都有几十场演出,其中与讲堂合作的一年一度的“春之声”北大专场音乐会便是一例。而这些活动的背后无疑寄托着北京交响乐团,也包括谭利华先生本人,对于培养年轻一代的交响乐听众的期待。“以前哪怕场次安排得再少,我们也必定会去北大。北大作为中国的顶级学府,它的学子理应接受交响乐的洗礼。”一方面是因为北大需要交响乐,谭利华指出:“一个民族不能只看小人书,北大的学生不能只听流行音乐。因为你们之中很多人将会成为社会的栋梁,而栋梁的培养需要全方位的、多元的艺术营养来浇灌,懂得欣赏交响乐是一种文化素养的体现。”另一方面,交响乐也需要在北大、清华这样的高校中寻找知音者,谭利华认为交响乐是现代文明的标志,真正要听懂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北大的学子和老师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谭利华回忆起之前来北大演出的情况,说道:“我们每次去北大演出都是选择像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肖斯塔科维奇第十、第十一交响曲,以及柴科夫斯基、德沃夏克、贝多芬等人的大部头作品,从来不敢有所怠慢。”令谭利华感到欣慰的是,在北大无论老师,还是同学之中,都有一大批真正的交响乐爱好者;况且北大本身便有交响乐推广实践的传统,早在上世纪蔡元培校长时期,便成立了“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虽因人数较少还称不上交响乐队,但作为中国的第一支演奏西方音乐的乐队,孕育了现代的音乐机构。“北京交响乐团十分愿意来北大演出,也衷心希望通过与讲堂的音乐会合作,能够让更多的北大师生不出校门便能感受交响乐的独特魅力。”
交响乐具有引人向上的能量
谭利华从15岁偶然被推上济南空军文工团的指挥舞台,直至后来担任北京交响乐团团长、音乐总监、首席指挥,“谭”指一挥间他已在交响乐的世界里遨游了进半个世纪。采访期间,谭利华不时表露出对于交响乐这门艺术的热爱与坚守,以及自己作为一名职业音乐家的态度与思考。
“交响乐能够传达一种正能量,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情操,培养艺术感知力,还能激励人奋发向上。”但是,谭利华个人并不排斥通俗音乐,他表示自己偶尔有时间也会听一听流行歌曲、西方摇滚、乡村音乐等,但唯有交响乐、世界经典名曲之类是真正情有独钟。他认为,所有的艺术都可以分为通俗和高雅两大类,前者以娱乐性为特色,使人收获感官上的愉悦;后者如交响乐,乃以涵养性情为目的,无论节奏是快还是慢,情绪欢快、热烈,抑或平静、悲怆,都能够引导大家去用心聆听、感受,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谭利华将不同风格的乐曲类比为不同菜系,人们大可以萝卜青菜各有所好。但是作为一名职业的音乐家和指挥家,他更希望自己能够尽可能地把所有不同风格、不同年代的交响乐作品奉献给大家,以满足观众们不同的艺术审美需求。正如4月8日晚的这场“春之声”北大专场音乐会,选曲跨越古今中外,既有西方经典名曲《坎迪德》序曲、《春之声圆舞曲》《快活波尔卡》《金银圆舞曲》,又有极具传统底蕴和民族风情的管弦乐组曲《云南随想》,还有带有阿拉伯异域神秘气质的交响乐组曲《天方夜谭》,或甜美,或震撼,或舒缓……力图使不同口味,不同欣赏层次的观众,都能够获得音乐享受的满足。
同时,谭利华也强调了中国元素在交响乐演出中的必要性。交响乐虽然源自西方,但是中国作品也能够采用西方乐器演奏,通过学习西方的作曲技巧,将中国的元素、特色和内涵充分表现出来。北京交响乐团一直以来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交响乐的创作和演出,一方面有着担当民族文化融会贯通、创新发展的使命的考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中国民众接触、了解交响乐艺术。“中国作品是中国人的声音,中国人演奏中国作品,就像说中国话那么顺当”,谭利华指出,中国观众聆听中国元素的交响乐,也会觉得更为亲切易懂。而这一次“春之声”音乐会特意挑选准备的《云南随想》两首,想必也给许多讲堂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感受交响乐经典需潜心静气
一直认为“交响乐”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高大上”的艺术形式?每每苦于音乐会现场不知所奏,昏昏欲睡?经常觉得一首乐曲好听,却讲不出它的妙处究竟在哪里?对于以上的这些同学们常会遇见的问题,谭利华表示,只要“沉得下心”就好了。
交响乐不见得一定听得懂,实在听不懂也没关系,最重要的是应当沉下心来,静静地去感觉受它,“或许某一个旋律,或许音乐营造的某种氛围,突然让你起了鸡皮疙瘩,或者使人不由自主地浮想联翩”。谭利华认为,这样就已经足够了。浮躁的当今社会需要交响乐的清泉予以滋养浸润,北大的学子也不能光听小曲儿,不论懂与不懂,喜欢与否,用心去感受经典的魅力便好。
此外,在访谈即将结束之时,谭利华还向北大的学生重点推荐了以下几首经典曲目: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以及表达全人类大爱的《第九交响曲》;德沃夏克的《第九(新世界)交响曲》,可作为交响乐入门;柴科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六(悲怆)交响曲》,往往能给大家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第六(悲怆)交响曲》中寄托的人生感概,引人深思。
最后,谭利华再次鼓励更多的北大学子走进音乐会现场:“即使听不懂,也不见得一定喜欢,但至少要知道交响乐是怎么一回事。一生总得听几场交响乐,而在北大,不出校门便能听到最高水准的世界经典作品,这是非常幸运的,应当珍惜和把握这样的好机会。”
文/曾笑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2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