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2015年,讲堂与如是山房、石小梅昆曲工作室、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共同推出“春风上巳天—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北大演出季”,精彩演出辅以讲演结合、知识性强的艺术课堂,在校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在青年学子中广结知音,为北京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及学生的素质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6年,“春风上巳天”如约而至,继续将传统昆曲艺术经典唱响燕园。4月1日下午,在首场活动“张弘说戏”开始前,讲堂文艺记者有幸采访到昆曲艺术家张弘、石小梅夫妇。
初见张弘、石小梅二位老师,就感到一股亲切之情扑面而来。采访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在长达两个小时的采访中,随着二位老师平缓、细致的叙述,过去的梨园岁月在我们面前徐徐展现。二位老师,一个写,一个演,几十年来沉淀出来的默契早已胜过万语千言,只如古树上凝结而成的一枚枚琥珀,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张弘谈戏剧创作:心之所动,情趣所住
记者:在4月1、2日两晚的导赏中,您分别选择了《鲛绡记·写状》《桃花扇·题画》两折作为重点介绍对象,能否谈谈选择这两折的用意?
张弘:《鲛绡记·写状》是一折典型的以念白为主的戏。如今人们接触到的传统昆曲,多是像《长生殿》《桃花扇》《玉簪记》这样“曲”占很重比例的、文学性极强的作品,因此通常把戏曲中“曲”的位置提得很高。我这里说的“曲”,不是指曲牌的文学格律,更多是从音乐性上来界定的。习惯了听“曲”的人对昆曲里的“念白”部分便有可能不太理解,甚至会质疑这是不是昆曲,误以为宾白多了就成话剧了。但其实昆曲中有些折子戏是以表演为主的。相对于那些大家很熟悉的作品,《鲛绡记·写状》虽然不算是冷门,可从“念、做”方面来看,它非常有特点。选择这出戏是想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昆曲中那些似乎“例外”之处。
至于《桃花扇·题画》,这是当年我们“捏”出来的新戏,刚搬上舞台时,很多老专家以为这是个老戏。这说明传统戏曲的创作是有规律的。观众往往喜欢看传统的、内涵深厚的戏,这无可厚非。但对专业人员来说,学习了一系列折子戏之后就会明白传统戏曲、传奇剧本中一些规律性的所在。迄今为止,“昆曲文库”中失传的东西太多了,掌握了这些规律,我们便可以从中发现、剖析它为什么会失去,也才会有办法把它们拾回来,做一些弥补的、挽救的、带有创造性的工作。这些工作,做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需要一个良好的观剧环境,要给予艺术家们一定的创作空间。周传瑛先生、沈传芷先生等前辈艺术家,在他们四十岁之后,也都“捏”过戏。因为这时他们对昆曲的认知趋于成熟,相对地达到了一定高度,“捏戏”便是水到渠成的。
记者:昆曲折子戏是从全本中析出,而这一选择、提炼、升华其实颇倚赖于编剧个人的眼光和功力,可视为第二次创作,那么张老师您在改编或者创作折子戏过程中,最注重些什么呢?
张弘:文学艺术刻画的是人性,通过娱乐、陶冶和欣赏的过程,使大家得到某种愉悦或提高。我们知道,明清传奇动辄四五十折,庞大的体量相当于今天的电视连续剧,一部作品往往需要看上一个月甚至更久。在今天的观剧环境中,这是不可能实现的,舞台剧演出时长一般都控制在三小时之内。这就要求编剧、导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内涵的深浅高低来做出判断和选择。
我在谈论昆曲折子戏《红楼梦》的创作时,提到过两个字:“情”和“趣”。这是我一贯的编剧宗旨,也是最重要的两条择取标准。比如我当时选择《桃花扇·题画》,因为它一看便让人觉得很“冷”。冷在何处?你看,侯方域一个人,二访媚香楼,香君已然不在,但桃花依然盛开。桃花盛开,按理是暖色调的,可此时映在侯方域眼中,全是伤心颜色。这种暖色调的伤心,被前度桃花之暖——他们成婚之夜的光景反衬着,比冷色调还要冷。景致那么好,怎奈人去楼空!这么一想,里面便有“情”了,而“情”的抒发恰恰是昆曲演唱的最好时机。
编剧时使我心中一动的,有的是“情”,有的是“趣”。只有让自己动容,才有可能让观众动容。我经常说,拿到一部传奇作品,要在手里掂一掂,它的最高价值在哪里。虽然不一定精准,却是你此刻掂出的分量,如果掂不出来,落笔时心中便没有底了。在改编和保留之间寻找平衡点,确实是一个难题。无论选择还是舍弃,其行为都是个体性的,必定有所偏颇。我在取舍过程中,首先是要忠于我自己,清楚自己心中的情感指向、相信自己的情感判断。纵使人们对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看法,但我也认为,总还会有一些相通的情感感受。
又比如说,我新近在《桃花扇》中选择的《逢舟》一折。《逢舟》说的是苏昆生去送信,在黄河舟中遇到李贞丽、侯方域。李贞丽此前已嫁给了田仰,后因正妻彪悍不容,田仰又把她转嫁给一个老兵,辗转到此。我整理改编这折戏时,在不触动原本框架的基础上,暂且把侯方域这个人物放下,将重点瞄准了苏昆生和李贞丽的不期而遇又即将分离。原著读到这里,我总觉得很惆怅:人生谁不在船上?这些人都经历过繁华、动荡的世态和人情无常的变幻,今天居然在黄河中一条船上不期而遇,不知明天如何,又要匆匆分离。如苏昆生“哀江南”中所唱“俺曾睡风流觉”,李贞丽如此风流的一个女人,如今居然和一个老兵在船上过平淡日子。虽然仅仅这样还不是“戏”,可我阅读时的心中一动,正是我对人生的体悟和戏中人物发生了共鸣。
文学艺术创作是一种“个体劳动”,越个体,越独特,价值越高。有时我们要达到的不是一个故事的完全合理,而是情感的最大合理。为此,可以允许故事局部的不合理。说到底,人生故事不过是生离死别,能编出多少花样?只有从某个人物出发,剖析他对某个事件的独特感受,兴许才能令观众在欣赏时,得到更丰富的、更大的情感满足。
我准备今天夏季把《桃花扇》若干个折子戏排出来,给观众看到的,未必是连贯的情节,更是一个“情”字。这不只是男女私情,更是一种关于人生的极致情感和生命体验。我也并不想告诉大家什么道理,只要我的情到了,观众便能感受到昆曲中隐藏的、特殊的古典韵致。
记者:去年讲堂演出的三小时的《桃花扇》惊艳动人,我个人就特别喜欢《惊悟》一折对于史可法、侯方域之悟的处理,以及《余韵》中门内门外的安排,相对于原著(被张道士一声喝醒)而言,情感逻辑更为合理,很想听您谈谈与此相关的一些创作历程和具体的艺术考量。
张弘:《桃花扇》的创作是二十七八年前的事情了,当时我四十来岁,写戏也没有现在这么自觉。读《桃花扇》时最触动内心的是什么,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所谓“借离合之情,抒兴亡之感”,“离合之情”是指两个人实实在在的爱情,“兴亡之感”则是背景,而不是说要关注、书写历史事件。当一切都过去了,风云际会结束了,到了顺治年间,三个老人重新聚首,讲一讲当年繁华,说一说兴衰枯荣。在全剧最后,主线故事的情节之外,这些人唱着“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抒发的便是“兴亡之感”。
对于康熙而言,能够容忍这样一部明显流露出对明王朝的怀念的作品,容忍汉民族对自己最后一个王朝的眷恋与抒情,是很有胸襟的。当然孔尚任也很有智慧,他避开了对清兵的直接描写,否则正反面人物难免乱套,情感判断也难以进行。最后,他用了一个“双双入道”的结局,国破之后,连建立一个家庭的可能性都不存在了,眼前一片空白,什么都没了。这种悲剧是被张道士一语点破的,“国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儒家的道德观念和时代的局限性,也表现了孔尚任之无奈。当然,时代的局限性并不是缺点,恰恰让今天的读者通过文艺的折射看到了历史的某些真相。我很佩服孔尚任,《桃花扇》之后,传奇中再难见到这样的巨著。
而我整理改编这个本子时,思考更多的,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态、特质。面对政治上的动荡,他们内心很清醒,大多选择了“逃避”。侯方域明白一切都无可挽回了,他“逃”了;香君呢,她其实是不清楚的,她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妓女,却像忠于爱情一样,去忠于行将灭亡的腐朽的南明王朝。这个她忠于的朝廷带给她的,是什么呢?是羞辱、压迫、欺负。她之忠诚,其实是孔尚任在她身上寄托的自己的情感。他把所有的困惑、压抑寄托在一个妓女身上,以她的美貌、聪明、才华、胆识,来抚慰读书人心中的创伤。我在《寻不到的寻找》一书中写道:李香君是孔尚任的“梦”,侯方域是“梦醒”。前者是一个理想中的人物,后者则是孔尚任这一代知识分子的现实投射。
因此,我改编创作了“余韵”,让李香君去寻找一个永远不存在的读书人。这扇门打开了,是悲剧;关上了,也是悲剧、更大的悲剧。侯方域打不开这扇门,因为别人对他的期望太高了,他没有勇气、承担不起。在我的改编中,候、李二人,走向的是两个方向,是永恒的分离——精神的分裂,比躯体的不团圆更悲哀。我想通过这样的刻画给予中国知识分子一种关怀,我不认为把他们塑造成英雄人物就是人文关怀,真正的“关怀”,应是通过艺术进行真实的人生剖析和体谅。
记者:张老师您上台演出吗?
张弘:我不演出。但我曾经也是演员,和石老师是同学。在学校里我比较喜欢看文学读物,有人建议我写写剧本,我就试试。我也曾很遗憾自己没有受过系统的高校教育,后来却突然悟了。八年的科班,使我了解了舞台。剧本是立体的,写剧本时,我知道哪儿有戏。演员看到这样的剧本时,那文字在他们脑海中是动起来的,提示着演出的关键点;鼓师看到,也会做出相应的联想;作曲一看,知道音乐应当怎样铺排;导演看了,也知道戏的走向和高潮所在。所以我说,戏曲既好写,又难写。很多人都在写,但能够真正实现戏剧结构之美、布局和语言之合理的人,还是不多的。
石小梅谈舞台表演:亦苦亦甜,冷暖自知
记者:石老师您从小一路表演昆曲到现在,可以说目睹了这门艺术的起起伏伏,能谈谈这些年来让您最痛苦和最快乐的时刻分别是什么吗?
石小梅(沉默了一会):痛苦时也没觉得痛苦,现在快乐的时候我反而就担忧着痛苦可能会到来。痛苦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时,倒不是60、70年代。因为60年代我们才刚接触昆曲,还不懂事。70年代文化大革命,大家都比较麻木。80年代,昆曲恢复正常教学、演出,但了解它的人并不多,我们的演出不太能够获得观众的欣赏。但这也谈不上非常痛苦,那时我们的概念很模糊,只知自己从小进了剧团,非常喜欢做这件事。说白了,我们是吃这一口饭的,不干这个,能干什么呢?当时虽然不知未来的路会怎样,更想不到昆曲会发展到如今这么好的地步,但有一条是一直记着的,就是我们是昆曲人,得坚持下去。
昆曲的势头正在不断地往上涨,我的确很欣慰,却还有点担心,不知这样的劲头能维持到什么时候。昆曲需要一定的人来撑着,需要昆曲人的不懈努力。我们希望它能越来越好,越来越被人所接受。
记者:外界很多人评价石老师您演的小生“冷峻”,非常有棱角。您是怎么看待自己的表演风格的呢?
石小梅:我是从一些照片或影像资料里看到自己的演出的,我演的小生和其他小生相比,似乎是有点风格上的不同。要说“冷”,一方面和我的戏有关。我演的《题画》《寄子》《白罗衫》《望乡》《见娘》……全是悲剧,观众看起来就仿佛形成了一种风格。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我在台上比较挺拔,不大轻脱,所以说我冷峻。当然,冷与暖是相对的,可能我演《牡丹亭》就没有那么冷。但同样是《牡丹亭·拾画叫画》,我和别人的选段就是两样的,他们选【千秋岁】,我选【锦缠道】(门儿锁)。这不是表演风格的不同,而是完全不同的表演。【千秋岁】是热的,柳梦梅抱着一张画,很开心,“这是一张观音画呀,我回去要把它供起来!”脚底下都飘飘然的。【锦缠道】是冷的,柳梦梅沉浸在回忆中游园,觉得自己曾到过这儿,现在怎么变了?顾盼四周,这园子好荒凉呵。氛围本身如是,再加上我的表演,就显得比别人更冷一点。也许正因为此,别人便得出了“石小梅的表演风格是冷峻的”这样的结论,我不否认它,这和我骨子里的性格就有关系。
人们经常会问我怎么表现男性角色,当年我之所以演小生,就是因为喜欢小生。我在戏校时,课余时间爱看的书里的男性角色,按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很“酷”、很“冷”的,比如《牛虻》《呼啸山庄》。再比如《战争与和平》里,别人都说沃伦斯基好,我说我不喜欢,我喜欢安德烈,他出场很少,可我就是喜欢他。这些角色的人生都很坎坷、很有传奇性,但他们身上有一种力量。外头是冷的,内心是热的。我觉得这样的男人非常有担当。当然也不是说软绵绵、憨厚的男人不好,可让一个女人来塑造男性角色的话,那些有承担的、内心悲哀而坚韧的角色,可能会让我更男性化一点。再比如有的人喜欢贾宝玉,偏偏我就不喜欢他。《红楼梦》我看了好几遍,里面的男性角色,没有我特别喜欢的,他们都太女性化了,有点“娘”。(笑)
记者:时代在发展,昆曲也一直在发展,比如即将上演的精华版《牡丹亭》在服装、舞美设计、音乐创作等等方面都加入了许多现代的审美因素,二位觉得现代舞台艺术与昆曲的结合是一种反传统,还是丰富了传统?
张弘:我们有一种说法是,要把自己的城池做牢固,才有资格走出去;相信自己的花园是好的,才能去参观西方的花园,在对比中发现自身的风格、特色和长处。只要自己对艺术有相对稳定的审美支点,便不怕与其他戏剧艺术互相交流。倘若对自身艺术不自信,自己的审美支点不牢固,就很容易陷入“几不像”的困境。我认为“现代”、“传统”并不矛盾,问题在于人,而不在于形式的结合。
一般情况下,我不反对大的豪华的舞台装置,但就我个人而言,我不会这样做。为什么呢?我一直在剧团,知道剧团的艰难。如果舞美过于繁复豪华,剧团就不可能独立承担所有演出成本。另外,要想看这些东西,我们大可以看电影,何必来看舞台?若说是要争取当下的年轻观众而这样做,那你要争取的恰恰不是这些,而是他们在电影、电视剧中看不到的东西,那才是他们期待的。
华丽复杂的布景还可能分散大家的注意力,而舞台真正刻画的是“人”,观众看戏曲看的是“唱念做打”。比起现代的科技技巧,我更欣赏和相信演员的血肉之躯。与其让人眼前一亮,我更愿意让人心中一动。
记者:石老师觉得现代的布景和舞美对您的表演有什么影响吗?
石小梅:我们曾经有一版《桃花扇》,满台都是扇子,还有台阶。当时我就有一个感觉:妨碍了我的表演。这些东西存在于舞台上并没有使我的戏更好看,没有帮助演员去运用舞台。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楼梯上上来下去。第一场演出时,我在往后侧,却不知道后面有台阶,不小心“啪”地一下坐下去了!我灵机一动,没有立即站起来,而是坐在那儿唱了一句才慢慢起身,把这个失误圆过去了。
如今我们看到了很多大舞台、大制作。比如有个坡,让演员跑上跑下,就有演员穿着高靴崴了脚,还有演员摔了跟斗。我就为这些演员感到不平,这不是他们的责任,而是舞美人员的责任、导演的责任,所以我不喜欢大制作。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1699·桃花扇》也是大制作,就没有给演员施加太多限制。当然原本的设计中,舞台上有一个框,演员只能在上面演出,需要八个人在下面推动,观众看了,都受不了了、笑场了。现在我们把这个撤掉了,因为知道它破坏了演出。再比如京剧《骆驼祥子》也算是大制作,制作得就非常好,用泡沫塑料做成的布景吊在那一直不动,也不需要演员去跨,只是一个背景。
另外,目前国内在大制作及剧场布景方面还很不成熟,无法达到外国的芭蕾、歌剧那样的水准,交换布景时常陷入混乱。昆曲演员的舞台调度本就非常多,有时受大制作所限,我们根本无法调度。昆曲不搞大制作不仅省钱,还把空间留给了演员。所以我的建议是,在这方面,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张弘、石小梅:相伴梨园,互相扶持,互相成就
记者:张弘老师在写戏的时候,会潜意识里融入石小梅老师的表演风格去创作吗?
张弘:会的。尤其是当年小梅未成名的时候,她在表演上的一些需求、喜好,都会对我的创作有所影响。或者说,我知道哪种写法比较符合她的表演。举个例子,我编《桃花扇》的那年夏天,小梅外出参加读书班。我对她说,等你回来,我就写好了。但是写到第二十来天时,我停了笔。她回来问我,你怎么不写呢?我说考虑到侯方域不可能投江,我希望让一匹马象征侯方域的另一半,正想问你能不能表现。石老师说能表现,我便说,好,交给你了。于是便添上了这一匹原本没有的马。马的投江,相当于侯方域的一部分也追随史可法而去。况且,连马都有一个归宿,人呢?身归何处,心归何处?侯方域选择了出家。“门里门外”的设计也是这样,她能够表现出来,便添加上了,这里也不需要布景,“门”在人心中。
石小梅:对,我们有手势、眼神,加上乐队的帮衬,所以我当时说你放心写。他为我写戏,我总是第一个读剧本,也会提一些我的想法,演员总会有自己的意志,他也会接受。
记者:二位老师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会不会有意见不合的情况?
张弘:不太会不合。因为审美基本上一致,大的方向我来把握,具体到舞台表演层面,在处理细节时,会询问石老师的意见。我有时候会担心她能不能做到,她说能,我便放心写。她说这里还缺点什么,我便会做些修改。我写的戏,基本上一稿成功,不会推翻写第二遍。第二遍一定是小修改,框架不会变动。框架若不立好,我就不会动笔。等到动笔了,觉得某处怎样可能更好,也会和她商量。
记者:二位老师一人主事讲台,一人主事舞台,被誉为艺术界互相成就的典范,二位老师能不能相互评价一下?
张弘:石老师最认真的事情便是唱戏,她很热爱唱戏,昆曲对她而言是一种享受和乐趣,一种情感的需要。特别是现在,我旁观发现,每次唱戏、教学生时她总会想起自己的老师,这在过去是没有的。她谈她学生时,也经常会提到她的老师们。这种不自觉的情感流露,我觉得是很可贵的东西,也是到了一定年纪才会有的吧。这种情感涉及到一种“学统”。师生的传承不仅仅是艺术方面的,更是一种情感交流。任何事情一旦有了情感,就不一样了。演戏如是,教戏亦如是。小梅现在在台上,支撑她的也是这种情感。
但是,她唯独唱戏是讲究的,日常生活中则是个大大咧咧的人,非常随意,不希望生活得很累,宁可别人把她遗忘一些,自己内心轻松一些。她不喜欢客套的东西,有点儿我行我素。实际上,她的生活也就是常人的生活。
石小梅:我们家老公对我来讲,有一部分是我老公,还有一部分真的像……说是“老师”太疏远,但他的见解总是比我要高一点,所以我很多时候都听他的。他总是在台下看,看得非常到位,总能点出我表演上的不足,指出我在发音和唱上面有哪些问题。一个演员,到了像我们这样的时候,一般人都不会给你提意见了。可他是我老公,他给我提意见很正常,他非常希望我还能更好一点。应该说我能走到现在,背后就是他在支撑着。而且一个演员没有剧本是不行的,他一直在为我写戏,这一点上我非常感激他。
在家里他也是好男人,女儿基本上都是他带大的。女儿出生后,我的事业刚刚开始往上走,没时间带女儿。女儿半夜起来上厕所,叫的都是:“爸爸!爸爸!”她要干什么都喊“爸爸”,从不叫“妈妈”,这一点我觉得很遗憾、也很过意不去。所以我现在对外孙女特别好,我要回报在她身上。你们张老师真的兼顾了很多方面,非常不容易。从25岁结婚到现在,我都69岁了,我和他红脸的时候都很少,难得红脸也是因为一些琐碎小事,生气不过夜。遇到困难,两个人互相鼓励,搀扶着一路走来,用实际行动帮助、支持彼此。
“戏”统传承:不忘恩师,代代相传
记者:石老师平时是一位严厉的老师吗?在教学方法上是不是受到了传字辈艺人们的影响?
石小梅:我受传字辈老师影响很大,我的启蒙老师是沈传芷。我现在可以很肯定地说,他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教育家,也许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已经形成了一套教育体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他教我的时候,非常讲究规矩。那时因为他是我的老师,所以我按着他的规矩来,但现在我悟到了,我教学生时会说,我教你们的这一套都是我老师教的,不是我发明出来的,老师传授给我,我觉得他的传授是对的,就按照他的来教给你们。
当年是一对一教课,沈老师很慈祥,总是像个菩萨一样笑。我呢,则是个严师,教学时比较严肃,教完以后才会嘻嘻哈哈的。教学生,就得跟他们一招一式地来,如果他不听,说明还没悟到,也不能强求。比如说我教他们拍曲。很多人不拍曲,直接拿着谱子唱。其实不能这样。昆曲里一板三眼多的是,当中没有过门,心板哪里来的?就是拍出来的。手不能懒,哒,哒,哒,全在这个节奏里,必须养成习惯。你的手得红起来、疼起来,你的一板一眼才能刻在心里。我经常说,现在不重视拍曲,将来不可能成为一个好老师,台上兴许演得不错,却无法教别人。我反复给学生们讲这些,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慢慢会悟到的。等你练熟了这套招式,到舞台上又是另一种感觉。
记者:石老师认为现在年轻的演员怎么样?
石小梅:现在我们昆剧院是个企业,不是事业单位,工作量非常大。我们的年轻人很辛苦,演出场次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但他们不这样演的话,经济收入相对来说就会减少。这种状况下,我的学生每年基本上都还要分别跟我学一个戏。像去年我就主要教钱振荣全本《桃花扇》,教施夏明《秋江》和全本《桃花扇》,教周鑫《看状》,把他们都教会了。他们很努力,希望多学一点东西。其实演出是一个非常开心的过程,特别是演得好、观众给你掌声的时候,你多兴奋啊。再说,今天我塑造侯方域,明天塑造柳梦梅,永远在变换角色,只有演员,能体验到很多个丰富多彩的人生。
我对年轻人寄予希望,他们也看到了昆曲的希望。不像我们那时,工资很低,演出场次也不多,上有老下有小,要养家糊口很困难,必须去外面干其他工作补贴家用,好多人都去商场做服务员。即便如此,大家还是守在舞台旁,昆曲要调动他时,马上站出来演。现在昆曲的市场非常好,就看年轻人自己能不能守得住,悟得到。所以我经常跟他们说,头脑不要发热,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虽然世界充满物欲,你们工资也不高,但昆曲人要耐得住清贫,老天饿不死你们。昆曲给了你们这口饭,至于现在吃得怎样,好一点,坏一点,无所谓。吃得差,也许将来会好,现在好,也许将来就差。不要想得太复杂,每一行都要付出心血,世上没有省力的事情。
此外,如今政府对昆曲也有很大投入。没有政府支持,昆曲是撑不住的。比如现在的台湾,政府支持不多,很多民间团体写好企划案,申请到一点经费,演一场就了了。香港几乎没有。以前有人说,最好的演员在大陆,最好的观众在台湾。我们去台湾演出,观众们兴奋得不得了。可现在我觉得,一流的演员在大陆,一流的观众也在大陆。这就是变化。昆曲成功申请到“世界非遗”后,宣传力度更大,也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尤其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在剧场里看昆曲的多是年轻人。
记者:“春风上巳天”系列活动四度携手讲堂,不久后还将举办《汤显祖与临川四梦》讲座、上演精华版《牡丹亭》等等。最后二位老师能不能谈谈在北大讲堂的演出感受?
石小梅:北京的观众反响要比我们在江浙或上海演出时更热烈一点,这种反响承认了我的演出是不错的、承认了我这个演员是不错的,我心里有一种幸福感。其实演员很需要观众的呼应,他会从中感到鼓舞。我常常说,养我的地方是南京,我非常感恩它;而北京则是我的“福地”,它使我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北大的观众总是对我很好。从皇家粮仓开始,到后来我每年来北大演出“春风上巳天”,这里观众对我的热烈程度超过了其他剧场。我以前在北京人民剧场演出,也有一部分观众,比如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学生们会大量涌来,那种反响和现在的北大反响非常类似。那时我到北京来准备拿梅花奖,演的就是《桃花扇·题画》这一折,观众对这出戏特别有感情,看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叫好。在这里演出,有时我会有一种错觉,好像又回到了那时候。
张弘:首先,非常感谢北大,感谢主办方,感谢讲堂提供这样的机会和这样好的演出平台。北大的观剧气氛很好,四年来,我们的演员经常期盼来此演出。我们在北大的昆曲演出,从不送票,都是卖票的。我认为这很好,体现了一种文化消费的自觉,对剧团提升自信也很重要。这些活动也是昆曲走进高等学府、走近青年知识分子的一块试金石,反馈给我们很多信息。比如现在和你们的交谈,使我们感受到年轻学生们对昆曲的热情,这令我们感动、欣喜,也会继续坚持下去。希望我们的演员在这块舞台上收获成长,也希望北大这块艺术的土壤因此越来越肥沃。
后记:拥有艺术的人总是永远年轻着,二位老师的真诚讲述令人动容,他们在台前幕后经历的每一天都仿若新生。一晃时间流逝,一切的沉浮终归于平静,新时代的浪潮没有席卷他们艺术的高地,岁月将他们的艺术打磨得日益细腻光亮,他们生命伴随着昆曲艺术代代相传,永不会老去,如一树桃花,待到春风上巳天,得见桃瓣轻如剪,更胜旧年。
文/曾笑盈 陈可琦
(注:本文作者曾笑盈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2级本科生;陈可琦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013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