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彬
2016年11月12日,中央芭蕾舞团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上演中国芭蕾舞剧《过年》(音乐会版),这是该剧修改后首次在北大上演。而中芭与北大讲堂的友好合作就始于2000年2月中芭首次在讲堂推出的中国版《胡桃夹子》。10年后,中芭于2010年对该剧进行了重大修改,并改名《过年》(又名中国版《胡桃夹子》)。
《过年》,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
百余年来,在许多西方国家,每年圣诞节、新年来临之际,父母送给孩子的一个重要礼物,就是带孩子去剧院观看儿童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尽管版本各异、风格各异,但是都是根据俄罗斯伟大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舞剧音乐创作。这部舞剧最早问世于1892年,由俄罗斯著名芭蕾编导大师马里乌斯·彼季帕和列夫·伊万诺夫共同创作的,而柴科夫斯基谱写的优美舞剧音乐与《天鹅湖》、《睡美人》并成为广为流传的三大经典芭蕾舞剧音乐。
其实,最初的《胡桃夹子》的故事是以德国作家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和鼠王》为蓝本,描绘了勇敢、英俊的胡桃夹子王子大战鼠王的有趣故事。一百多年来,作为经典芭蕾剧目,《胡桃夹子》凭借瑰丽、奇幻的童话场景,在西方社会的圣诞、新年期间,广受家长和儿童的喜爱而久演不衰。除了首演版本外,许多芭蕾编导大师都创作过独具魅力、不同版本的《胡桃夹子》,如:尼古拉斯·谢尔盖耶夫、乔治·巴兰钦等世界知名大师。
而创作一版具有中国特殊的《胡桃夹子》是中国芭蕾人的梦想之一。2000年前后,中央芭蕾舞团对舞剧原作进行了大胆的改编和创新,推出了中国版《胡桃夹子》,并于2000年2月28日在新近落成的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进行了首演。将原剧中的背景从西方的圣诞节巧妙地改为中国人的新春佳节——这一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舞剧的故事发生在老北京的一个家庭,讲述了一个团圆、和美的中国家庭与一名外国友人共度除夕夜的温馨故事。充分展现了天真烂漫的童趣和诙谐、幽默的风格,自首演以来,深受不同年龄层的观众的喜爱,影响日益深远。
芭蕾舞剧《过年》将中国文化元素与西方古典芭蕾音乐有机结合在一起,这不仅体现在舞蹈编排本身,更在舞美设计、服装设计以及化妆造型等方面都令人耳目一新,犹如在观众面前展开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中国民俗风情长卷,把中国过年的喜庆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这无疑令该剧成为运用西方文化艺术形式成功讲好中国故事的良好范例,更是当今中国文化艺术生活与西方文化艺术互融的可喜结晶。
在这部充满中国文化元素的芭蕾舞剧中,舞剧的基本框架并没有改变,但创新的理念却贯穿全剧。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晶,在柴科夫斯基的优美音乐衬托下,展现了诸多中国文化元素,无论是布景设计还是服装设计都令人耳目一新。剧中很好地融入了十二生肖、传统文化中的“年”、青花瓷等中国文化元素和符号,通过仙鹤舞、瓷器舞、丝绸舞、扇子舞、风筝舞等向观众展示了一幅精美的中国民俗风情画卷,表达了中国人内心的美好情感。其中的造型设计更加独具特色,如:一幕尾声出现的“仙鹤”的形象,用非常简洁的手法形象地表现出仙鹤的特点。剧中的“十二生肖”、“年”等角色的造型设计都给人以深刻印象。
2012年12月,中芭携舞剧《过年》(音乐会版)在澳门威尼斯人剧院连演七场,并且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进行演出,也就是借鉴了中芭在讲堂每年上演的《新年芭蕾音乐会》的演出形式,即芭蕾舞演员与交响乐团同台演出,受到当地观众的喜爱。2013年10月,舞剧《过年》获得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首演至今,中芭坚持在每年圣诞、新年、春节期间演出该剧,力图将该剧打造成为中国“贺岁芭蕾”的标志性舞剧。
画龙点睛的造型设计
芭蕾的美是一种优雅精准的美。“优雅”这个词是从拉丁文eligere中而来,意为“挑选”。它不同于美丽,它是从各种美丽中挑选优雅和谐的美而来。精准在于它没有一丝多余,都是恰到好处、点到为止。芭蕾造型的美就如芭蕾本身的美一样,是一种挑选、控制的美。造型设计就是要展现、烘托芭蕾艺术的美。
简单概括,芭蕾化装造型大致包括妆面、发型和饰物三个方面。芭蕾的妆面要求在突出角色的的同时也要凸现演员自身的特点。妆容色相、浓淡、冷暖、形状要因人而异。中央芭蕾舞团2016年9月在天桥剧场上演的古典芭蕾《舞姬》,是一个发生在印度的故事,女主演妮基娅的妆容是带有印度种族特点的,印度人高鼻深目,那就要做出脸部的立体感;眼睛大而明亮,毛发偏浓密、颜色偏深,那就要在画大的眼睛上强调睫毛,增加毛发重度和眼睛的明亮感。但是为了画出深邃的眼睛,妆面上会塑造眼窝,过于上卷的睫毛会破坏画出来的眼窝结构,所以睫毛的弧度就刚好在超过眼线的位置就好了。在这是妆容的整体要求下,根据妮基娅3组演员各自不同的特点再微调。演员曹舒慈的眉弓高,在塑造眼窝时,就要减淡浓度,且多用暖色。再如《红色娘子军》中吴琼花的角色,吴琼花是一个被压迫欺侮的女性形象,在戏中她多数时候都会眉头微皱,这个表情在整部戏中的比例是非常大的。于是在化妆时会考虑到这个因素,将眉头画平一些,眉腰略上扬,眉尾平画。目的就是保证这种表情下的妆面美好。芭蕾化装的妆面在于给观众传达美的感受的同时,也让演员达到对戏中角色的自我认可度。
芭蕾的基本头的发型在于干净利索和对于演员头型的调整和修饰。在梳女孩基本头时,有的演员前额偏短或者头形偏圆就需要在头顶处把头发做出厚度来拉长脸型;如果演员是太阳穴偏扁或者顶骨太方的话,就需要用太阳穴处的头发调整,来柔和化边缘线;如果后脑太平,就需要盘发撮时拉长发撮的形状,改变后脑的线条;如果演员发际线太靠后,也是需要向前画出头发来美化发际线。男孩也是一样,头发向后大背的高度,偏分时发缝的位置和斜度都是要根据演员的脸型来决定。总之,芭蕾最常用的基本头就是要努力塑造一个完美的头骨形状。对于剧中长发的造型,就要考虑到头发的长度、固定的方式和位置在旋转的时候不会打到演员脸或者眼睛。
芭蕾的饰物包括头饰和首饰,对于动作较大的演员头饰要求轻巧,为了保证头和身体的比例,头饰往往倾向于小而轻巧的,如果需要大一些的头饰则常常选择镂空,这样视觉上不会显得过于沉重、笨拙,实际重量上也不会加重演员颈部的负担,影响表演。如《舞姬》三幕婚礼中,甘扎蒂公主会配戴华丽而夸张的王冠舞蹈,为了不影响她头身的比例,我把王冠的高度定在了演员脸型2/3的长度,然后用蕾丝做出虚边,模糊边缘线,这样既减弱了视觉重量感,又同时显得华丽有细节。头饰在装饰上的选择,色相红一点黄一点,冷一点暖一点;纯度上深一点浅一点;明度上亮一点暗一点;形状、大小、质感、重量,都需要考虑。有对比才会有主次、有层次,有搭配才会有细节,才能与服装完整一体。往往偏高级灰一点的颜色和偏斑驳一点闪烁会更为美妙,讲究的是对比、搭配,低调的华丽,会显得更高级和优雅。
总之,芭蕾舞的化装造型对细节的要求就如同对演员动作的要求一样,要求准确而带有感情,它不存在千篇一律的化装,就如同高级定制一样,追求的就是极尽的精致、简练,配戴的舒适,有细节又同时具备功能性的造型,烘托芭蕾艺术之美。
(注:本文作者系中央芭蕾舞团化装造型设计师,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美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