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期刊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首页跳转栏目> 讲堂期刊> 2017年第1期> 目录> ·艺术舞台

*  讲堂剧团:以梦为马,星夜兼程

编者按:讲堂剧团作为讲堂管理部成立的剧目创作团队,将青年学生戏剧创作者与专业话剧院团的优势相结合,制作讲堂出品的话剧演出项目,由北大学子担任主创,根据讲堂“高品位、低价位”的原则,自主决定原创戏剧的内容和风格,同时由讲堂整合资源,由专业工作人员完成戏剧制作。

讲堂剧团:以梦为马,星夜兼程

  2016年12月30日,讲堂首部自制原创话剧《九月悠长》完成了在多功能厅的首秀。

  作为一部原创戏剧,《九月悠长》获得了豆瓣8.8分的口碑好评外,也将感动渗透于每一位观众的心田。艺术馆中的邂逅,盈盈星空下的偎依,痴情的目光伴着经典老歌声嘶力竭,以手抵心诉说的曼妙诗句,一张张日历在音乐中纷纷扬扬落下……这段关于爱恋与失去的故事,在致敬电影《和莎莫的500天》的同时,充满了游戏性与流动感。

  《九月悠长》的推出受到了师生、观众的欢迎,开票不多时即告售罄。讲堂通过网站、公众号、展板、电子屏和北大BBS进行宣传推广,开辟“讲堂剧团”公众号报道剧团动态,并开发配套明信片。

  当晚演出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常务副校长吴志攀上台对讲堂原创话剧给予了充分肯定,祝贺演出圆满成功,鼓励讲堂和各位主创不断努力,为北大戏剧爱好者打造施展才华的平台,帮助有志于戏剧道路的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


【观众评论】

  从话剧可以看到电影《和莎莫的500天》的影子,剧中不少场景和话语似曾相识,或许是话剧对人的感染力之一吧。整体来说很不错,值得推荐。

——Nicholascc

不得不说,主演都演得特别好,尤其是男女配角的角色转换和演技。I do not have a power to control love or fitting.很享受,谢谢。

——VeronaChiu

话剧总体还是很好看的,不乏文辞优美,不乏思考见解,亦不乏趣味欢愉。虽然不是专业的话剧演员,但演员们的功力还是值得称道的。舞台布景也挺不错。

——一曲悠然言难尽


我与《九月悠长》


主创篇
将心中的故事向整个世界和盘托出,
沉醉于舞台方寸之间蕴藏的无限可能,
在思考中感受,
在宽容中理解,
在惜别与纪念中重新上路。


崔颢(导演)

  排演《九月悠长》这部作品的过程,感觉自己的视野开阔了不少,也感谢这部作品真正让自己摆脱了一些之前创作的桎梏,去努力挑战很多深藏在自己内心里的大胆想法。

  有一天,我在电视上看到爱情电影《失恋33天》,“时间”,是贯穿在那部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维度,也是我在进行导演设计时很喜欢体现的一个元素。当“时间”与“爱情”放在一起,我想起了《和莎莫的500天》。大概两年前第一次观看了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的小清新风格与“乱序”的叙述方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时在想,把这种影像的呈现形式转换到舞台,可能会很有趣,但肯定是个挑战。

  从电影中的情节出发,我们主要基于“不合适情感”这一主题的多重展现,大胆创作全新的故事,尽可能带给更多的人共鸣,这是改编的重点之一。整个的排演阶段大概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整体的排练安排不再执着于剧本,而是将更多的时间留给演员自己去探索,最终收获了很好的结果。

  第一阶段在编剧创作的同时,我带演员进行一些基本的表演训练、熟悉剧中涉及的游戏,并对剧本初稿进行朗读与角色分析。

  第二阶段进行具体的调度设计与排演,好在大部分演员有经验且很用功,加上很多部分已有粗排,我们顺利地在演出前一周完成了第一次联排。

  第三阶段是演出前一周,每天在多功能厅活动结束后进行合成,这一周充分享受了讲堂出品的优势,很多设计,包括最后飘落日历的结尾都是在多功能厅里生发出来的想法。非常享受这种和空间一起创作的方式。

  最后的演出效果还是很棒的,观众的反响也很强烈,目前在豆瓣上也有高达8.8的评分。这一切是大家辛勤付出的结果。我将与大家一同努力,把这部作品打磨得更加完美。


郭书仪(编剧)

  无论写什么剧,我始终坚持,在编剧的心中必须有一样东西,是高于人物、高于情节、高于对白,高于这个剧本本身的,只有那个东西在编剧的心里立住了,剧才立得住。

  因此在我拿到这个“半命题作文”:从《和莎莫的500天》找灵感之后,我首先思考的,就是在这个爱情故事里,可以被剥离出来的,使一个新剧本立起来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我最后找到了:合适,喜欢和力量。

  喜欢究竟有没有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力量?合适与否会作用于喜欢本身吗?如果用重量去衡量的话,喜欢和合适一旦被放在天平的两端上时,到底会出现势均力敌的场面,还是一方不可阻止地滑向另一方?

  这些是我思考的问题,也是我想要在那些似曾相识的故事里回答的问题,更是我希望看到,能够蜿蜒进心底,隐秘地触及到每个人情感中落了灰的角落的问题。

  然而在创作过程中,面临着一个非常难突破的困难。在我看来,《和莎莫的500天》本身是一个很小清新的剧,而这种感觉很少能在舞台上得以实现,电影可以依靠很多镜头语言来实现的东西,舞台是无法成就的。那种微妙的青春感一旦用力过度会变成矫情,而如果渲染不足又会莫名其妙。所以我最后选择了一种算是讨巧的方式,就是某种程度上模仿了《与莎莫的500天》本身的电影结构,对之进行舞台的重写。(删除)

  相比较之前的作品,这次的尝试可能有些大胆,主要是着重对剧本结构和形式上的一些个人的突破。之前的几年时间里,我一直都在和包子(包凯华)合作搭档做剧,而一直希望能够有机会接触北大戏剧圈的其他导演。而能够和崔颢共同完成这次突破,使我格外安心。一些我在剧本里抛出的和没有抛出的点,在导演手中慢慢成形,更加让我坚信这一次的碰撞,一定会带来一些耳目一新的东西。

  《九月悠长》演出的那天,完整地把剧看下来了,突然就明确了之后剧本应该向着什么方向修改。“轻盈”,这是我真正希望能够在舞台上实现的东西,现在的很多表达太重了,但这本身却不是一个以声嘶力竭的深情为目的的剧,故而,要轻轻地,轻轻地来讲一个不那么重的故事,给观众的心里,留下一道轻轻的痕迹。而爱情,本来就如落叶一般。没有人永远都在经历一个秋天,但所有人,都曾走过那个独一无二的九月。


演员篇

在高高低低的舞台上体验另一场人生,
在别人的故事里流下自己的泪。
在闪耀的光下接受喝彩,
也能于灯火阑珊处灿烂旋舞。


段嘉懿(饰女主角“九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3级本科生)

  最初加入这个剧组对和崔颢、书仪、包子合作抱有很大的期待,最终我的期待都没有落空:书仪姐的剧本,包子十分抢戏的表演,崔导对舞台的设想和调度……

  很感谢边毅。我是一个比较慢热的人,边毅活泼开朗、幽默风趣的性格,很快打消了我对他的陌生感,所以和他的对手戏不会感到尴尬,而且很可以激发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和以往剧星相比,讲堂剧团的运行模式都更加专业,我也更多地了解一部剧演员之外的其他部分是如何完成的,收获很大。接下来《九月悠长》还会有二轮演出,这也是我之前没有过的体验,所以很期待,相信以后我们会做得更好。


陈可(饰女主角“九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2015级本科生)

  “九月”是丰富而灵动的:男孩子气的潇洒辅以小女孩的可爱,直率却不鲁莽,一颦一笑之间便将你拿捏在手中,可你偏又心知肚明她不可能为你一个人停留。这样想来,便觉得九月是按照大众情人的模子来塑造的,编剧几乎把所有美好的东西给了她,小鹿一般灵动的姑娘,让人对她难以不爱,也恨不起来。

  九月是我第一次尝试在舞台上塑造一个与我不同、完完整整、有血有肉的人,是个不小的挑战。不能说完成得很好,但也确实获得了许多体验。九月是我喜欢的女孩子,因此与她相处得也十分愉快。


边毅(饰男主角“从南”,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013级本科生)

  万万没想到,我竟然当了个男主。

  最开始排练的时候,就感觉大家都很强,包子说演啥就演啥,小珊说哭就能哭出来。后来发现需要我站在话筒前对着二百名多观众唱一整首歌。导演听了我们唱歌之后瞬间崩溃,后来不得不邀请了顾艺璇(十佳歌手冠军)来教我们唱歌。

  最让我困惑的一个问题还是从南究竟是个什么人呢?从南就是一个普通的直男,但即使是一个普通人,面对爱情的时候也会有他自己的思考。

  他想去从事考古工作吗?想的,只是改变生活的惯性超越了他自己能力的范围。对于工作如此,对于爱情也是这样。相比于九月的自由果敢,从南在感情上更多的是随遇而安。

  他想追求九月吗?想的,可是最终还是九月主动搭话,也是九月最后提出分手。从南关于他们的未来有没有规划呢?没有,他有的只是一些模糊的想法,想要一起有一个温馨的小家,想要养一只可爱的大狗,想要去旅行想要经历能经历的所有有趣的事情,然而也只是一系列想法罢了,处理日常似乎已经耗掉了他所有的能动性。

  一份爱情能带给我们什么改变,除了分手的痛苦,它能让我们的本质真的改变吗?我还是不知道答案,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也只能像从南一样,经历,努力,然后接受生活给予的一切。


于小珊(饰女配角,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

  何德何能,在讲堂的话剧舞台上,曾经有过我的身影。

  人总会有一种爱好变成执念,表演对于我来说就是这样。虽然没有哪怕百分之一的把握,但我还是鼓足了勇气,走进了面试现场。不知道经过了多少个日夜的忐忑和焦急,终于收到信息:欢迎到讲堂演戏。

  故事,从此开始。

  话剧的主题关乎爱情,改编自一个我非常喜欢的电影,可是在故事发生得远非想象中那么顺利。进组之后发现,其他的演员都是在北大话剧圈有过精彩表现的各路“前辈”,退堂鼓一不小心响了起来。

  可是每次想想当初为什么走到了这里,便咬咬牙坚持了下来。演出前的两个星期,排练开始紧张,经常要到凌晨一二点,每个演员都积极努力地练习、准备,迎接着舞台上那一刻的到来。

  灯光起,灯光灭。在顺利地走完每一个位置说完每一句台词之后,在掌声中谢幕。躬身谢幕的一瞬间,我能清晰地感觉到某种液体随着降低的上肢而流入眼眶。何德何能,在讲堂的话剧舞台上,曾经有过我的身影。

  将近两个月的排练时间,有太多的感激与感动,感谢讲堂将这样一群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人聚在一起,感谢导演的信任,感谢制片人从开始到结束的支持和陪伴,感谢一起奋斗到凌晨的小伙伴们,也感谢自己。

  感谢在2016年的冬天,有过这样的独家记忆。


朵悦(饰女配角,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4级本科生)

  《九人》在讲堂演出时,我在结束后去帮忙搬道具,在多功能厅一角见到了书仪姐和崔导正在谈笑风生。两个我十分喜欢的人要一起做一个戏了,我突然萌生出也要加入其中的想法。

  去参加演员面试,进入熟悉的讲堂,却感受到一种陌生的严肃。精心设计的面试和严肃的导演编剧让我顿时紧张起来,害怕自己的表现不能达到要求,害怕自己无缘参加到这个戏的制作当中。终于幸运地成为剧组的一员,和大家度过快乐的两个月。在讲堂剧团的每一次排练,对我来说都是最开心,也最能抛开其他烦恼的时刻。剧组的演员、职员也都是优秀而尽责的。相信我们在二轮过程中会越来越棒!


包凯华(饰男配角,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2级本科生)

  都说不忘初心,我对于话剧的初心,就在于躬行不辍,不论美丑,不论精糙,把一个角色用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语言放在舞台上。有一天编剧让我知道,我可以在一个半小时内把N个角色都放在舞台上,当时我故作矜持说了一句“看剧本适不适合吧”,其实心里很开心,就这么与《九月悠长》相识了。

  《九月悠长》是讲堂出品,在排练环境、经费、人员方面都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在这个剧组很轻松,很快乐,像之前在剧星一样,没有想象中排一个“九十分钟正经话剧”的那种压力,格外感谢导演对每个演员的充分信任与放纵,没有什么条条框框,像一个少年般任性。

  讲堂剧团是青春和张扬的,我希望它能成为真正有实力的剧团,能在真正的市场中立起旗帜,不无病呻吟,不以丑为美,做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流。


友情链接


     关注讲堂微博


     订阅讲堂微信

北京大学会议中心讲堂管理部 维护支持
售票时间 上午9:30 - 13:00 下午15:00 - 19:30 活动咨询电话:010-62768588 62752278
Copyright © 2021 pkuhall.pku.edu.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