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七月,燕园的空气中都弥漫着离别的味道,又有一批学子怀着对母校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待,背起行囊踏上新的征程。数百年来,在这个园子里成长了数代最优秀的政要、学者、科学家和商人,在世界各地书写着各自的人生传奇。但是无论他们走得再高再远,始终不变的是对母校的眷恋情怀。若干年后,他们也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感恩母校,回馈母校。北京大学87届校友李莹就是其中的一员,2017年李莹向北京大学会议中心捐资1000万元成立李莹文化艺术基金,用以支持讲堂多功能厅改造项目,帮助学校发展原创文化艺术活动,为热爱艺术的师生提供更好的演出和欣赏环境、搭建实现梦想的舞台。
昔日北大校花 今夕商界翘楚
李莹,这个平凡的名字背后却蕴藏着不平凡的人生故事。“北大校花”“宝马女人”都是萦绕在这个美丽、知性的女人头上的光环。1992年从北京大学东语系毕业后,李莹没有选择按部就班的进入外交部门、研究单位或者日资企业工作,而是跟随内心“向往自由”的愿景选择了自主创业。
当然创业之初的每一步都是艰辛的,从医疗器械、烟草生意到进出口贸易,李莹在一次次尝试中寻找机遇,也凭着自己犀利的个性与执着果敢积累了可观的财富与广泛的人脉。直至2004年,李莹从2000多名经销商中脱颖而出,成为宝马在中国实现本地化生产后第一家获准开业的代理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也为她带来“第六届北京十佳杰出青年”“2004年度亚洲最具时尚魅力的女人”等荣誉。对于创业的成功,李莹有自己的看法,“我想我代表了新一代年轻人的创富规则,我们不再复制上一代人靠体力打天下的模式,我们用智慧在商场中博弈。在商场拼搏,要有大胆去闯的勇气,在不断的尝试中,你总会碰到一些想象不到的人和事,给你想象不到的机会。一个人如果期期艾艾徘徊在站台上,不敢上新的列车,就永远无法成为下一站的先行者。”
李莹曾经说过,“我心中的理想生活是有一份无案牍之劳形的工作;有一个添香夜读的红袖;有一群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死党;有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我不希望自己的生活单调,无论在工作还是在家庭里,无论贫困还是富裕,我都希望过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都要活出精彩来。” 于是她会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聆听音乐会,观赏芭蕾舞,享受艺术带来的美感与愉悦。八十年代的北大拥有最民主自由理想化的氛围,诗歌也是那个年代的标志,在北大诗意的浸润下,李莹的骨子里也渗透着文人的情怀,她会召集校友们一起赋诗朗诵,并由此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2017年,在李莹的倡议下北京大学校友诗歌与朗诵协会正式成立,众多文艺界名人的加入也为北大文艺活动的蓬勃发展带来新的资源与契机。
燕园青春舞台 谱写华彩人生
八十年代的大讲堂可以说承载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曾经大家搬着小板凳坐在礼堂里看电影,听报告,举办文艺活动,可以说这个略有些简陋的大房子是当年北大学子的人文艺术阵地。也是在这个舞台上,李莹连续五年担任校级文艺演出的主持人,这让李莹在北大校园里慢慢地有了些名气,这也是后来她被冠之以“北大校花”的渊源。
时隔多年,一场校友音乐会让曾经的老友们重聚一堂,这一次李莹作为主持人再次站在新讲堂的舞台上,少了一分当年少女的青涩与羞赧,多了一分成熟女人的睿智与大气,流利的德语对白更是让大家惊叹于时光赋予这个女人的不凡学识与气质,自此李莹的名气在校友圈中更具风采。
这个在商业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女强人,二十多年来始终无法忘怀燕园五年给自己带来诸多光环的文艺舞台,感恩和回馈母校亦是她的初心。作为北京大学校友会理事会理事,李莹始终积极支持北大的发展建设,2011年她向母院捐资成立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校友基金之李莹奖励基金,并先后参与北京大学奥运乒乓球场馆捐赠项目、87级校友基金、北京大学小舍大家宿舍文化发展基金和博雅艺术发展基金的捐助项目。
为更好地为北大120周年校庆服务,2017年伊始,讲堂开始计划启动多功能厅装修改造项目,值此契机,李莹向这个她怀有深厚感情的大房子捐资1000万元成立李莹文化艺术基金,希望通过捐助讲堂的设施改造和艺术项目,使北大学生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受到人文艺术氛围的熏陶。
即将开始硬件改造的多功能厅将于北大120周年校庆之际投入使用,并命名为李莹厅,以纪念李莹回馈母校建设、支持艺术教育的善举。
远走他乡异国 不忘湖光塔影
“燕园”是母校北大的雅号,也是北大人对母校家园般亲切的昵称。在漂泊四方的北大校友的心中,燕园这所“永远的校园”更像是具有永恒魅力的家园。“北大”这个响亮的名号无疑给一代代从这里走出的北大人带来毫无掩饰的自豪感,即使离开多年,即使走得再远,提到燕园总能带给北大人一种温馨感,让漂泊在外的校友们心之所恋、情之所系。
在燕园古典气韵的浸润下,北大人的身上都散发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书生意气,他们热爱诗歌,喜好音乐,更愿意与志同道合的校友们一起畅聊生活。于是,北京大学校友会也在一代代北大人的支持下更蓬勃有力地发展着。
北京大学的美育传统可以说是开全国风气之先,100年前蔡元培先生初任北大校长时即成立了北京大学音乐团,中国最早的管弦乐队、最早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也均诞生于北大。在这样厚重的人文传统和美育精神的熏陶下,音乐也成了联系北大人的情感纽带。最初,一群热爱音乐的校友们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微信群来播放世界名曲,大家在群里聆听欣赏,互相交流。随着群内成员的日益增多,2013年“北京大学校友爱乐俱乐部”正式成立,并多次在中山音乐堂、国家大剧院等地举办校友音乐会活动。然而纵使离校多年,也割舍不断对母校浓浓的思念,能够回归校园在大家熟悉的讲堂举办校友音乐会也成了大家的心愿。
2015年12月20日,在校友们的多方努力下,北京大学校友新年交响音乐会在讲堂观众厅成功奏响,众多知名艺术家与近2000名校友师生共同聆听了意大利爱乐乐团带来的精彩演出。同时,北京大学博雅艺术发展基金正式启动,用以丰盈校园艺术,陶冶师生情操。正是在这场音乐会上,李莹作为主持人再次成为大家的焦点,这也为之后艺术基金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如今北京大学校友新年音乐会已经成为校友们在新年欢聚一堂、喜迎新年的品牌活动,校友们争相参与新年音乐会的筹款捐赠,也表现出北大校友心向母校、为母校艺术教育发展积极贡献的极大热忱。
未名湖的湖光塔影、临湖轩的古朴素雅、燕南园的曲径通幽给予北大人纯粹而丰富的灵性,北大人对这个园子的眷恋与热爱又让燕园永葆这份淳朴与灵秀。从红楼到燕园,北京大学已经走过了一百一十九年的历史,未来,北大将坚持继承优良传统,守正创新,续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