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媛媛
十月的最后一晚,讲堂观众厅里放映着本次学术放映的最后一部影片《盛夏》,大银幕上黑白影像带来的怀旧气息,展示着在80年代早期列宁格勒地下摇滚的时代氛围,而影片本身就是对特殊时局下的艺术表达。
电影被正式称为艺术,源于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杜(Ricciotto Canudo)的著作《第七艺术宣言》,Canudo认为,在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这六种艺术中,建筑和音乐是主要的;绘画和雕塑是对建筑的补充;而诗和舞蹈则融化于音乐之中。电影把所有这些艺术都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把静的艺术和动的艺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造型艺术和节奏艺术全都包括在内的一种综合艺术。
艺术电影往往包含了太多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内容:关于社会,关于文化,关于家庭,关于旧日时光,关于艺术的未来;多个层面,多种角度,多次探讨。艺术电影可留给我们琢磨的空间是多么广阔啊,在影院感受影像的同时,仿佛能去到所有可去的地方,抵达到思维的某一深处——尽管大脑可能会因为接受了过多的信息感到疲倦,但感官依然乐此不疲,或许这就是我们热爱艺术电影的原因之一。
艺术电影引领了当代欧洲电影发展的潮流
欧洲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也是电影的诞生地,几乎包揽了所有电影史上重要的运动和变革。艺术电影在欧洲电影艺术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艺术电影是和商业电影相对的概念,艺术电影更多的专注在艺术方面的表达,能够传递给人们对社会和对人性的思考,在审美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质,多数是在主流商业电影制作体系之外进行独立的制作。好莱坞影片中并没有独立的艺术电影,好莱坞将电影大师的艺术电影划归入“Drama”类型,也就是剧情片,在国内也被称为文艺片。艺术电影在欧洲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印象派和德国表现主义电影,被认为是区别于主流商业电影之外的艺术电影起源。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一种新的、被历史学家界定为“另类电影的网络”体制(即我们所说的“艺术影院”或“艺术院线)。目前我们所说的艺术电影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制作的叙事电影,其展现了全新的形式观念和内容蕴含,形成主要以知识阶层为受众的观众群体。
艺术电影包括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和德国新电影等素有表达作者个人理想、追求思想深度等传统的欧洲电影。瓦尔达、戈达尔、特吕弗、侯麦等大名鼎鼎的导演都是成名于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他们提出了电影的记录本性,将“作者电影”的观念发扬光大。《偷自行车的人》《大地在波动》都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经典代表作,反映了当时意大利的社会状况。欧洲的每一次电影运动,都是对电影美学的极大革新,不仅为世界影坛注入了新的力量,更革新着我们对文明与美的认知,每一次新浪潮来临之际,注定也为人们的头脑和心灵带来一次全新的撞击。艺术电影具有体制上的支持,同时艺术上具有艺术的追求和人文的深度,在融资渠道和发行方面也较为独立。
欧洲电影节推动了艺术电影的发展
提起欧洲艺术电影,可能不少观众的第一反应是“闷”“晦涩难懂”。的确,部分欧洲艺术电影可能会给人带来这样的观感。但是,这绝对只是欧洲艺术电影最小的一部分特征,“多样化”才是欧洲艺术电影的最大特色。相较于我们熟悉的美国电影,欧洲艺术电影也完全有能与之匹敌的实力。特别是在超级英雄电影如火如荼的今日,欧洲文化的多样性,为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风景和不一样的思考角度。这也是,我们在今天为何要如此重视欧洲电影。而我们认识欧洲艺术电影最直接的途径,或者说最便捷的途径就是通过欧洲电影节,尤其是戛纳电影节。
欧洲三大电影节在艺术电影展示和宣传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比较,戛纳国际电影节认可度更高。维塔里•卡涅夫斯基(Vitali Kanevsky)曾说:“如果奥林匹斯山上真的住着众神,应该也就是戛纳电影节这个样子了。”这体现了戛纳国际电影节的认可度和突出作用。戛纳电影节创立于1964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和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电影节一般在每年的5月举行,时间为12天。电影节初衷是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振兴世界电影行业,为新概念的创新、以及为电影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个交流和创造的平台,同时戛纳电影节也极大的推动了欧洲艺术电影的发展。
讲堂以欧洲艺术电影开启学术放映计划
电影放映是讲堂一项重要传统,经过近二十年的沉淀,不但形成了良好的电影文化氛围,也成了服务北大师生的重要品牌。
本次学术放映以欧洲艺术电影作为开篇,回馈北京大学的观众,让师生们在校内就能欣赏到顶级的欧洲艺术盛宴。在我们精心挑选的五部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影片,观众可以看到欧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无论是历史的大格局,还是个人的小理想,都在电影中化身为美丽的光影瞬间。使观众不仅更加了解欧洲,还能看到在这个辽阔世界的自己。
在这五部佳作中,《巴贝特之宴》是一部丹麦影史经典,曾获得1988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大奖、1987年戛纳电影节天主教人道奖、1989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等奖项。影片构思精巧,将饮食作为主要符号,在觥筹交错间为观众带来视觉与精神双重审美愉悦,并独创性地将美食、宗教、艺术融为一炉,一改谈及宗教问题时的严肃态度,用宛如艺术品的法国大餐把暖暖的温情投向每一个人,不论地域,不论信仰。
《幸福的拉扎罗》提名2018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并最终斩获最佳编剧奖。拉扎罗是诗,拉扎罗是永恒。他象征着这个时代久违的良善,如一座静静伫立的神像,折射出我们内心最深处的忧虑。在充满诗意的魔幻现实主义下,意大利女导演阿莉切•罗尔瓦赫尔的这部作品就像是一部当代的警世良言,在这个现实到窒息的世界,呼唤着我们身上最后的神性与良善。
电影《大浴场》在法国全明星阵容的加持下,导演吉尔•勒卢什仍在影片中保持了法国电影一贯的艺术感。在“丧气文化”流行的今天,人们早已远离集体的温暖,也忘记了奋斗的滋味。该片试图以喜剧的形式唤醒重压下的人们,抛弃世俗的眼光,做人生大浴场中那颗最亮的星。
《冷战》是一部波兰电影,同样提名2018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获得最佳导演奖。《冷战》是曾执导《修女艾达》的导演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的新作,标志着帕维乌职业生涯的又一里程碑。它延续了以往黑白影像风格,向观众展现了时代大格局下一段绝望又充满生命力的爱情故事。影片被影迷戏称为“波兰版《芳华》”,巧妙地将冷战背景作为底色,缅怀父辈在乱世中激情燃烧的芳华岁月。
俄罗斯电影《盛夏》在戛纳电影节是几乎受到媒体一致好评的主竞赛单元入围影片。对摇滚乐迷们来说,或许这次观影会引发对这钟爱一生的事物的美好回忆,甚至可能会在电影中找到与自己当年玩乐队时相类似的心情;对非摇滚乐迷来说,《盛夏》则替摇滚乐摘下了一道神秘的面纱。这一切足以让摇滚乐迷们过足眼瘾,让观众有身在影院如在现场的情绪与体验。
在深秋静谧的北大校园,我们随着丹麦影片《巴贝特之宴》开启在味蕾上的奇异恩典,而《盛夏》作为本次学术放映的结束篇会让我们领悟到影像是回望生活的窗口,是治疗生活的良药,如同摇滚一样,只要热爱,便不会绝望。
随着本次学术放映的结束,2018年也即将画上句号,而讲堂的学术放映才刚拉开帷幕。来年我们会将国内和世界各地最优秀的艺术电影呈现给北大的师生们,这些电影艺术中丰厚文化积淀带来的深刻思考,终将成为我们生活成长中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