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期刊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首页跳转栏目> 讲堂期刊> 2018年第2期> 目录> ·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特辑

*  海派艺术贺校庆 东方明珠耀燕园

百周年纪念讲堂作为北大校园重要文化艺术中心,多年来与诸多优秀的文化艺术表演团体展开合作,致力于为北大师生搭建走近高雅艺术、提升综合素养、感受艺术魅力的平台。在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期间,讲堂携手中外优秀演出团体,主动策划引进精品艺术项目,推出“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特邀系列演出”,营造高雅的校园艺术氛围;服务师生各类文化活动,为校庆增光添彩。其中,上海歌剧院、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沪剧院、上海民族乐团、上海淮剧团、上海戏曲中心等众多海派文化团体,带来了包括交响乐、舞剧、戏曲、民乐等多种艺术形式的9场演出,13000人次走近讲堂观看,为北大师生了解、欣赏海派艺术开启了一扇文化窗口。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艺术

  上海是典型的中西文化汇合之城,精致时尚与传统生活恰到好处地共存,代表着这座城市的思想个性与创新基因,她用好奇心吸纳着世界闻名的养分,用时尚性催生出现代城市的个性。上海也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城市,她的百年风云、巨大变迀和发展进步必将成为新时代的一部史诗。在这座城市,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分别吸收借鉴了对方的优势,正是这种融合、互补形成了上海的海派文化。

  海派艺术作为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江南文化(吴越文化)的古典与雅致,精致唯美,注重细节;又有国际大都市的现代与时尚、开放而又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海派艺术诠释着海派文化的特点,创新,多元。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形成了本乡本土的沪剧与越剧、昆曲、评弹等地方戏,以及来自域外的话剧、芭蕾舞等百花争妍。也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有乡土气息浓烈的丝竹民乐,也有来自西方交响乐、铜管乐、管弦乐的交相辉映。

海派艺术与北京大学

  海派艺术体现在融汇中西,也体现在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特别是对于青年观众的培养上,海派艺术团体历来都把文化历史背景深厚的北京大学作为首选。上海京剧团、上海评弹团、上海沪剧院都多次来北大展演,名家名角和新人新秀相辉映,经典老剧目和原创新作品相结合,使传统海派艺术在北大这片文化沃土萌发了新的青春力量。

  众多海派名家名团走进北大的同时,讲堂始终坚持低门槛的票价,为广大青年学子走进讲堂,接触海派艺术创造条件,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炼宣传亮点,结合“艺术课堂”进行艺术知识普及,助力素质教育。2016年讲堂首次将沪剧引进北大,与上海沪剧院合作在讲堂上演《邓世昌》。为了消除北方同学语言隔阂的顾虑,讲堂通过网站、公众号、期刊等宣传剧目亮点,推广沪剧知识,并撰写了媒体看点、文艺品评、宣传报道等,得到了沪剧名家、沪剧院茅善玉院长和艺术家们的认可。北大青年学生观看演出后给予极高的评价,“原来沪剧这么好听!”“作为一个北方人,虽囿于方言而全程观看字幕,但是依然能被舞台效果和人物细腻的神情和表演所深深吸引,我自己也被强烈的爱国民族情怀所感染。”2017年沪剧院再度携《雷雨》到北大,获得了较好的票房和上座率,2000张演出票很快售罄,这也是沪剧院和讲堂共同培育师生观众的成果。茅善玉院长非常重视每次来北大的演出,彩排前都会对全体演职人员开动员会,她说,我们是在播撒艺术的种子,种子好坏直接决定收获果实的质量。如果种子不好,明年就没有收成了。“北大的观众是很专业的,要遴选名剧、名家,保证演出质量。只要戏好,不论是什么艺术形式,他们是能看懂的!”2018年上海沪剧院再次携新作《敦煌女儿》致敬北大120周年校庆。现在,“近距离”感受原汁原味的沪剧已经成为北大校园一个独特的文化品牌,看“沪剧”也成为一种让北方人很好地了解上海文化的方式。

海派艺术团体献礼北大百廿校庆

  海派文化体现在创新、多元,也体现在上海艺术团体和艺术家们对艺术的追求,对细节的精益求精。2018年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期间,海派艺术团体带来的精彩作品为北大校庆舞台增添了绚丽的光彩。

  5月26-31日,上海歌剧院应邀在讲堂献演了原创音乐剧《国之当歌》、现代舞剧《早春二月》和“贝多芬交响作品专场音乐会”三台大作。上海歌剧院党委书记范建萍表示,之所以选择这三部作品,是希望全面展示上海歌剧院的综合实力,向北京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递上一张带有浓郁海派文化特质的名片。5月31日晚的贝多芬交响作品音乐会是“上海歌剧院演出周”的压轴演出,覆盖了从器乐独奏到声乐合唱等多种古典音乐表现形式,为北大师生奉上一场技艺精湛、气势磅礴的音乐饕餮,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亲自上台执棒。尽管已经很熟练,演出前,许忠仍旧带领歌剧院交响乐团、合唱团连着排了三遍,追求完美细节。“贝九”是上海歌剧院的保留曲目,在北大演这部“贝九”是许忠特意的安排,最终,北大学子们用满堂的掌声、喝彩声给出了热情的反馈。

  6月22、23日晚,上海芭蕾舞团应邀携英国豪华版《天鹅湖》亮相讲堂舞台,以更灵动的舞姿、更华丽的舞美、更震撼舞台呈现,重新演绎浪漫爱情经典。上海芭蕾舞团可以说是北大观众非常熟悉的艺术团体之一,团长辛丽丽表示,“英国豪华版《天鹅湖》是上海芭蕾舞团在继承和传播古典芭蕾纯正风格上的一部力作,我们用唯美震撼的语汇重现这部世界经典,赋予了它海派芭蕾细腻典雅的风格,也赋予了它海纳百川的城市文化。”这次作为献礼北大120周年的重要演出,辛丽丽团长高度重视,虽然豪华版《天鹅湖》演出已经突破了100场,但还一丝不苟亲自带领团员们到舞台练基本功,熟悉场地,希望以最好的状态展示在北大师生面前。

  9月7日晚,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特邀演出,由上海民族乐团带来的原创音乐会《上海奥德赛•外滩故事》在讲堂精彩上演。德国作曲家克里斯蒂安•佑斯特作曲并指挥,用中国民乐演奏、表达上海日新月异发展的音乐会,充分展现了“海派民乐”的创新与风采。音乐会由《东方韵味》《浦江明珠》《伊甸园之桥》《中华第一街》和《外滩》五个篇章构成。充满律动和画面感的音乐,跳出民族音乐的惯性表达思路,以一种新的色彩和活力,尽情展现上海传统与现代的交相辉映和中外文化的兼容并蓄,让听众在有限的声场空间得到无限的遐想与陶醉。一部既熟悉又充满新鲜感的上海史诗层层铺展。这是上海民族乐团首次委约外国作曲家创作并指挥整场民族管弦乐作品。佑斯特以国际化的前瞻视野,纯熟的作曲技巧,与富含东方韵味的中国音乐交融碰撞;讲述一部非同凡响的上海“史诗”,同时也为中国民族音乐注入新的艺术能量。

海派艺术的辐射和发展

  在内容古为今用、中西结合的基础上,海派艺术也注重现代化传播的运用和原创剧目的制作。上海戏曲中心3D电影越剧《西厢记》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启发了对于焕发戏曲艺术新活力的思考。9月25日晚,一幅古色古香的西厢卷轴在讲堂大银幕缓缓展开,北大师生对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表示十分支持:“新的技术赋予传统舞台作品新的呈现。”3D电影《西厢记》可谓是一次对经典剧目最原汁原味的还原,同时也是一次艺术的再创造。舞台版服装、化妆、道具、舞美的精雕细琢,都被放大在了银幕上,越剧表演艺术的精粹通过电影镜头更加细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经过提炼和优化的电影画面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开拓了传统艺术门类的更多可能性。上海戏曲中心总裁谷好好表示,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独特魅力,服饰、音乐、舞蹈、开打、声音甚至水袖都能引起新观众乃至外国观众关注。舞台艺术转化成电影的过程,本身也是打磨与提高的过程,这可以启发传统戏曲思考这样一个命题:如何打造出新媒体传播下的文化精品,让戏曲表演艺术的精粹更完整地传承下去并焕发新的生命力。未来,相信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传播方式的进一步拓宽,会让海派艺术不断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11月2日晚,上海淮剧团新编淮剧《武训先生》在讲堂上演,将淮剧的传统形式通过都市化的融入再次提炼。本剧编剧、著名剧作家罗怀臻认为,武训先生的故事,他所传递的“信仰成为一种生活”的精神对当代社会有着深刻的启迪和深远的推广意义,希望引起观众和社会的共鸣。” 在人物的塑造上打破了传统的戏曲程式,更强调内心矛盾的展现;从审美上回归戏曲本体,制作上回归纯朴本质,同时注重舞台的质感,舞美的体现,弘扬民乐伴奏的声腔效果,追求诗化写意的东方神韵,呈现出一种精致的质朴、匠心的单纯。是一次对戏曲未来发展方向的成功探索,也呈现出了传统戏曲自我突破、不断前进的生命力。

  2017年11月,在北大上海同学会的基础上,北京大学浦江发展协会注册成立,旨在传播上海文化与城市发展信息,加强北大师生对上海文化的了解与研究。北大前校长许智宏院士为协会写下寄语:希望协会成为北大学子了解上海的窗口,与上海沟通的桥梁。迄今协会组织了北大学子走进沪剧院、上海方言教学班、上海实践调研等多项活动,不断提升海派文化的凝聚力和辐射面,搭建一个上海文化与北大精神联系的纽带。

  创新,融汇中西;传承,面向未来。讲堂也将继续引进更多海派艺术名家名团名作,成为海派艺术在北大的交流窗口和展示平台;并通过不断打造校园文化品牌,让各类艺术形式在校园内百花齐放,开拓广大青年学子的艺术视野,凸显文化育人作用,打造与一流大学相匹配的一流校园文化艺术中心,让讲堂这方校园文化舞台绽放出更多人文的光彩!

编辑/杨晓雨



友情链接


     关注讲堂微博


     订阅讲堂微信

北京大学会议中心讲堂管理部 维护支持
售票时间 上午9:30 - 13:00 下午15:00 - 19:30 活动咨询电话:010-62768588 62752278
Copyright © 2021 pkuhall.pku.edu.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