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学妍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兴建于北大百年校庆时,相对于120年的北大校史,运行仅18年的讲堂仍然十分年轻。
但沿着时光漫溯,回顾讲堂的前身——上个世纪的大饭厅、大讲堂,就会发现这座改建三次、屹立六十余年的建筑,已经和北大一起经历过一个又一个重要时刻,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北大人独有的性格。
大饭厅:沧桑岁月的精神缩影
1952年,随着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由沙滩红楼迁至燕园,为解决师生用餐需要,在三角地附近修建了大饭厅,并于次年开始使用。
这是一座设施简陋的砖木结构临时建筑,可容纳几千人同时就餐,被戏称为“远东第一大饭厅”。大饭厅里面不设座位,吃饭、听讲都要自带板凳。室内只有纵横排列的餐桌,挪开餐桌后就成了举办演出、会议、讲大课、放电影的礼堂。
作为当时北大仅有的几个室内活动场地之一,大饭厅地处教学区与宿舍区的中间点,学校的告示、社团的海报、同学的启事也都张贴于此,很快就成为学生的一个活动中心,并与附近的“柿子林”和著名的“三角地”连成一片,成了北大的核心地带。
20世纪50年代中叶,中国正经历着令人振奋的“百花时节”,那是一个充满幻想和希望的时代,校园里也充盈着轻松欢乐的气息和天真烂漫的梦想。
大饭厅里汇集了迎新会、毕业典礼、音乐会、诗歌会、辩论赛、科研教学攻关誓师大会等各种活动,也经常有来自国内外的名家讲演,从周恩来总理和各部部长,到各路学术艺术界人士,都曾在这里作过报告和演说。
大饭厅西侧有着当时北大仅有的、最大的室内舞台,这里举办的文艺演出也是多种多样,除了学生团体的表演,音乐家李德伦曾带领乐团在这里演出,并为学生讲解如何欣赏交响乐;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曾在这里舞动水袖;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的电影《红楼梦》也曾在此放映。
1957年的夏天,“反右”运动逐渐扩大,人心惶惶之际,大饭厅还在演戏。当时的校长马寅初先生在演出前对同学们说:“这些天很紧张,我特意请了广东潮州班戏到我们学校演出,让大家放松一下情绪。”
那时的马寅初校长威望极高。平时他很少公开讲话,但是每年的全校新年团拜会上,总有他的身影出现。
和今天在讲堂举办的北大新年晚会一样,当时的北大师生的新年团拜会也在大饭厅举行。先是较平日丰盛的晚餐,然后是大规模的舞会,新年钟声响起的时刻,马寅初校长便在学生的欢呼声中缓步登上讲台,笑容满面地用浓重的浙江口音说:“兄弟给大家拜年!”并翘起大拇指:“北京大学,是全国最高学府!”
当时学生印象里的马老总是笑眯眯的,虽然已近80岁,但身体很好,讲起话来底气十足。一天,大饭厅前贴出一张告示,上面只有一句话,宣布马老将在大饭厅发表人口问题的演说,也就是著名的《新人口论》。
1957年4月27日,马寅初校长在大饭厅的讲台上,提出控制人口增长的主张。那天,大饭厅里坐满了学生,时而因着校长的激情雄辩而响起掌声,时而因他适度的幽默而全场大笑。
短暂的欢乐时代稍纵即逝,在随后的动乱时代,大饭厅一度成为“伤心地”和“断肠处”,留下苦涩和沉重的回忆。直到十年动乱结束之后,高考制度恢复,大饭厅才又恢复了它原有的功能。
大讲堂:诗与理想的时代印记
1983年,大饭厅改建为大讲堂,但“大饭厅”的名字仍然沿用下来。这个大讲堂条件依然简陋,破旧的大门,一色青灰的墙壁,东墙上漆着“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八个大字。当时的北大学生在此办理入学手续,领取学生证、校徽、宿舍钥匙、饭票等等。
随着八十年代社会风气的逐渐变化,文艺悄然复兴,大讲堂的舞台迎来一批批艺术家和文化讲座,甚至很多文艺团体为了在最高学府的青年中觅得知音,纷纷要求免费来北大的舞台演出,并以此为荣耀。
曾经,尚未成名的崔健在北大学二食堂唱《一无所有》,曾被学生们用嘘声轰走。但很快,越来越多的北大学子理解了摇滚乐,喜欢上崔健,还专门成立了北大崔健后援会,成了中国内地第一个后援会组织。1987年2月,崔健在大讲堂举办演唱会,再度扛起青春的大旗,全场掌声雷动,几乎掀翻了屋顶。
看电影也是当时学生难得的娱乐活动。讲堂放映电影的历史早在50年代就已经开始,那些电影多来自苏联、东欧,也有一些宣传教育类的国产片。80年代后,大讲堂放映的电影也开始丰富多样,从名作经典、卖座热片到先锋前卫无所不包。
当时大讲堂几乎每周六晚上都会放电影,而且票价低廉,每到放映日,门口总是挤满了排队的学生。上映的影片包括《第一滴血》《查泰来夫人的情人》《红高粱》等等,还有《静静的顿河》等内部电影,要靠翻译在影院用扩音器即时译出剧中人物的对白。
舞会,是那个时代北大校园生活的另一个关键词。自50年代起,北大每年都会举办交谊舞“扫盲班”,并且每周都在大饭厅举行舞会。到了80年代,每逢节日,学生们就会拥入大饭厅,在混杂着饭菜味道的空气中翩翩起舞。
校友张曼菱在回忆文章中描述:“那种舞会说不上优雅情趣,是热火朝天的,意在突破‘禁区’,因为曾经‘禁舞’。而北大的风气是:越禁越跳。”
在理想主义色彩最浓厚的80年代,诗歌和诗人享受着校园里最崇高的地位。最初在大讲堂举办的未名湖诗歌朗诵会,不但是校园诗人的节日,也是全校学生共同的节日。每逢朗诵会举行,有一两千座位的礼堂总是堵得水泄不通,过道、门口都挤满了人。
朗诵会是诗人与听众交流并获得承认的大好机会。1984年的第二届未名湖诗歌朗诵会上,诗人西川朗诵了自己的创作《秋声》:“让我咀嚼这秋声吧/像一匹老马/咀嚼散发着土香的草料/像蔚蓝的天空/咀嚼消逝的雷鸣”。
朗诵完毕,掌声雷动,西川回忆当时情景说:“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获得如此热烈、持久的掌声,这掌声害了我,使我自信有写诗的才华。”
大讲堂伴随着一代人的青春,走过了那个闪烁着星辰和梦想的年代。直到1996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来到北大大讲堂作报告,提出为北大筹资建立新讲堂的设想。1997年6月,在当年大饭厅、大讲堂的旧址上,新讲堂正式动工。
1998年百年校庆之际,“百周年纪念讲堂”正式投入建造,昔日的大饭厅、大讲堂也随之成为了过往。然而,讲堂见证北大学子的才情和个性的使命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