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寿安
百周年纪念讲堂作为北京大学会议中心组成部分,运行十八年来,工作中始终践行“服从学校大局,服务广大师生”根本宗旨,持续打造“高雅艺术殿堂”和“素质教育课堂”双重品牌,为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懈努力。
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北京大学第十三次党代会相继召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调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要求“贯彻‘德才均备、体魄健全、守正创新、引领未来’的方针,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人才培养体系”。2018年5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遵循上述要求,对照自身工作,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更加认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责任。自2000年5月运行以来,讲堂依托学校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传承其前身五十年代大饭厅和八十年代大讲堂的历史底蕴,遵循“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服务师生,繁荣文化”的运行理念,以弘扬高雅艺术、繁荣校园文化、服务素质教育、开拓文化市场为己任,致力于引进精品艺术项目、保障师生艺术活动,不断促进校园文化传承创新和师生综合素养提升。
一、弘扬高雅艺术,持续繁荣校园文化
作为校园文化艺术中心,讲堂努力与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相适应,在配合学校重大活动、满足师生活动需求基础上,每年策划承接文艺演出、电影放映、艺术课堂、展览等活动数百场,与海内外各门类演出团体、艺术家深化合作,开阔师生眼界,确保活动品位,以高品质活动服务高素质人才培养,其运行模式处于高校领先,专业水准也在首都文艺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讲堂自运行之初,即明确以弘扬高雅艺术为己任,也是其繁荣校园文化、服务素质教育的最重要途径。坐落于北大这样一所百年学府,讲堂所代表的意义不仅是一个礼堂或剧场,而是一个展示文明瑰宝的殿堂。多年以来,讲堂坚持“高品位、低价位”的原则,持续推出精品文艺演出、电影活动,并打造出一系列标志性的校园品牌项目,还特别推出了“艺术课堂”项目,帮助青年学子了解艺术知识:新年伊始,开启讲堂售票演出先河的中央芭蕾舞团就会回到观众厅的舞台,用唯美的舞姿与北大师生共同迎接新年;四月芳菲,“春风上巳天”昆曲演出季带来水磨昆腔的甜润;每年校庆,“五•四交响音乐会”用恢弘的音乐致敬青春;金秋九月,国家交响乐团的“新生音乐会”,为北大人演绎初入燕园的美育第一课。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活动带给观众的不仅是思想的碰撞,还有心智的启迪,不仅是艺术的熏陶,更有美的享受,而艺术家也在北大的观众反响中获得知音之感,形成观演之间的良性互动。
为配合校园秩序建设,讲堂主动服从学校大局,自2017年开始不再承接社会活动,从而把节目策划实施作为更加凸显的主业。立足多年实践经验,为了更好地掌握艺术规律,特别是对于如何理性运作校内艺术市场、建设校园文化艺术中心而进一步提升认识、完善手段,讲堂在2018年工作部署中特别强调“艺术管理”的作用,以便更好地服务学校文化建设事业。
二、坚持服务宗旨,满足广大师生需求
运行十八年来,讲堂一直致力于“高雅艺术殿堂”和“素质教育课堂”双重品牌建设。服务素质教育主要是两种形式,一是引进、制作专业高品质演出、电影、展览、艺术讲座等活动,二是为师生主办的艺术类活动提供场地支持和配套服务。
讲堂引进或制作的高品质艺术活动,始终坚持“为师生服务”的宗旨,让师生能欣赏一流的艺术节目,接受一流的艺术教育,获得一流的艺术熏陶,享受一流的艺术体验。面对高额节目运作成本和低票房收入这一对实实在在的矛盾,在一贯坚持“高品位,低价位”售票原则、确保师生足不出校欣赏优质节目的基础上,2018年初,考虑学生意见,讲堂及时组织与学生代表沟通对话,以设置前排学生优惠票的方式,继续加大对学生购票的优惠力度。
除了为青年学子提供欣赏艺术的平台,讲堂还是学校展示素质教育成果、学生施展自身才华的舞台,见证着北大学子的才情和理想:每年辞旧迎新的时刻,北大师生齐聚讲堂,一起敲响新年的钟声;一年一度,“十佳歌手”“剧星风采”等校园文化活动进行着激烈的角逐;初夏时节,毕业晚会留下了无数学子离别前的欢笑与泪水;“一二·九”歌会上,一代又一代的北大人用歌声追忆历史、传颂梦想。2018年 适逢北大百廿校庆,4月底至5月初,昆剧校园传承版《牡丹亭》120周年专场演出、北大原创音乐剧《大钊先生》、“百廿常新”建校120周年文艺晚会、学生风雷社献礼校庆专场演出、剧星风采大赛、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2018毕业大戏《唐璜》等活动密集呈现于讲堂观众厅舞台,讲堂用专业服务技能发挥保障支撑作用的同时,以良好服务意识让学生体会到“主人”在“家”办活动的便捷性和优越感。
历经十八度春秋,讲堂矗立在人流熙攘的三角地,早已成为北大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继“一塔湖图”之后的又一个北大文化地标。
三、着眼创新目标,延展素质教育平台
在立足服务学校、巩固各类品牌活动的基础上,讲堂在硬件建设和软件服务各个领域力争推陈出新,其目的也是推进服务深度和加大服务力度,从而更好地服务人才培养,彰显素质教育成果。
2014-2015年,讲堂借助教育部“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扶持,并投入自身积累资金,进行了落成以来最大规模的硬件改造,包括屋顶修缮、观众厅声场改造和音响设备更新等三项工程,为场地的综合性功能提供了保障。2017年,经校友工作办公室协助和讲堂努力,获1987级校友李莹捐赠1000万元,用以支持多功能厅改造和扶持高品质演出活动。经过2018年的改造,更名为“李莹厅”的小剧场将于2019年以专业音乐厅的面貌与师生见面,在提升艺术欣赏体验的同时,为各类活动举办提供更佳场地支持。
作为北大对外展示的窗口,讲堂在完善硬件的过程中,同样注重软实力的提升:网站、展板、节目单等对外宣传形式不断规范,结合北大特色推出视觉识别系统,官方微博和微信订阅号相继使用等等。
讲堂剧团和室内合唱团,是近年讲堂在打造扶持原创项目领域推出的创新举措,经过在场地、人员、经费、政策等各方面的不断扶持,这两个团队运作已见成果。讲堂剧团是会议中心讲堂管理部成立的剧目创作团队,将青年学生创新意识与专业制作的优势相结合,为热爱戏剧创作和表演艺术的北大学子搭建舞台。第一部原创剧目《九月悠长》,去年成为第十届北京青年戏剧节展演剧目;去年制作改编自北大曹文轩教授同名小说的话剧《根鸟》,从剧本创作到舞台设计均由讲堂员工及北大学子完成,先后四轮在观众厅上演,彰显了校园剧场的综合积淀和竞争软实力。合唱团持续打造“音乐那点事儿——用合唱来讲述”系列品牌,在第七届北京合唱节中喜获两项金奖、一项银奖,并先后受邀赴内蒙古、哈尔滨、日本等国内外多地演出,传播北大美育精神。
为进一步突破校园剧场概念,发挥校园文化艺术中心的作用,讲堂挖掘整合优势资源,充分利用自身影响力,不断把握机会促成深度艺术合作,去年与中国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专业艺术院校确立合作意向,就倡导美育教育、培养高素质观众等理念达成共识并付诸实践,尝试共建艺术教育品牌。在北大建校120周年之际,“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实践基地”正式成立,这一专业艺术组织与讲堂合作的新模式,为我国的青年音乐人才搭建又一平台,对引导大学生认识中国文化、提升综合素养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立足成果,正视差距,展望未来,讲堂今后将继续规范内部管理、紧跟学校步调、发挥专业优势、坚定服务信念,探索高雅艺术和素质教育双推进的文化育人之路,力争为助力校园文化建设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