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期刊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首页跳转栏目> 讲堂期刊> 2019年第2期> 目录> ·讲堂出品

*  边毅:台上充满灵气的光芒,天马行空的梦想

文/施洁

  5月24、25日晚,百周年纪念讲堂李莹厅上演了两部别具一格的话剧《第三人称的我》和《非虚构幻想》,这两部话剧的编剧、导演、演员都是同一人:边毅。

  边毅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现在已经成为一名职业演员、导演。此次与讲堂剧团合作,他带来两部自编自导自演的独角戏,将才华与梦想充分释放在母校的舞台上。

  《第三人称的我》:记忆过往,面对将来

  这是一个关于认识自我的主题。抽象简洁的布景,垂挂在上空的数字,形状各异的玻璃容器,舞台上的一切都暗示着数字与记忆的关联。

  故事从彩票开始,两个喜欢买彩票的人,两种完全不同的买彩票的习惯,夏华每次都买不同的号码,而赵冬则重复着同一组数字。赵冬开始寻找这一组固定的数字对自己的意义,夏华的彩票号码也渐渐变得固定。这是同一组数字,代表着一串回忆,串联起曾经的赵冬和未来的夏华。赵冬和夏华其实都是自己,但又好像不是一个人,好像自己成为扮演别人的自己,就是所谓——第三人称的我。

  先锋的表现形式是这部话剧的特色。台上只有一个演员,要完成多种角色的转换,还要利用舞台有限的空间、道具、时间来完成造型上的跨越,无疑是巨大的挑战。边毅利用音色、口音、语气和动作的变化,抓住每个角色的特点。同时,布景和与影像的配合,使得舞台空间更为丰富灵动。演员时而利用道具完成角色的跳进跳出,时而与投影互动,一个人完整地演绎了丰富的剧情,甚至还完成了一段“双人”舞蹈。观众常常捧腹大笑,随着故事推进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赞叹于剧中精妙的设计和环环相扣的伏笔。

  不同角色在一个人物的记忆里来回穿梭,这些角色有时是记忆的主人,有时是记忆的主人身边重要的人,有时是扮演记忆的主人的回忆者。在记忆的不同的时期里,留下了不同的数字,汇在一张彩票上,汇在一个“我”的身上。彩票的最后一个数字是0,来自父亲对已经成为赵冬的夏华的话。0代表让过去的事情过去,代表人生就是兜圈子,兜兜转转一大圈最后还是回到了最初出发的地方。无论是好的、坏的,所有的经历组成了真实的人,哪怕有些记忆会模糊、会遗忘。而这个世界又是所有人的记忆组成的,这个世界不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我们也不是毫无意义的,所以过去的这些记忆也不是毫无意义的,好的记忆应该被珍惜,坏的记忆也不用刻意去唾弃,它们都是我们人生的财富。

  永远不要对生活失去希望,可能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将来,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过去,改变我们自己面对过去的心态。悲伤和痛苦的回忆之中也可以开出花来,那些回忆中的人或者事,最终都会变成一个个第三人称的我,这些“我”们,将和我们一起,面对将来的人生。

  夏华说自己好像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梦见了多年后的自己,也就是赵冬;赵冬回忆起了过去,但是过去好像充满谬误,回忆中的夏华好像并不是自己,而是由自己扮演的角色。有些记忆被丢失在人生的旅行中,有些记忆被留下来陪我们继续前行。我们不应该再沉溺在寻找过去的记忆之中,应该好好珍惜接下来的时间。


  《非虚构幻想》:重新认识这个地方

  话剧《非虚构幻想》原名《一个剧本》,在2018年北大剧星风采大赛决赛中夺得冠军,并包揽了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和最佳舞台效果奖。

  之后,这部戏又参加了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并荣获最佳演出奖,颁奖词中称赞:“全剧构思严密,首尾呼应,以流畅的表演,带着对生活的独到思考,展现了作者眼中富于个性色彩的一系列人物及其内心世界。全剧充满幽默感与自嘲精神,风格独特、清新,体现出当代青年的艺术创造力。”

  知名戏剧评论公众号“大小舞台之间”对《非虚构幻想》给了这样的评价:“边毅在台上爆发出了十足能量,展现出了极富现代感的表演技巧,先锋、锐利,又充满幽默感,让我们看到一位值得期待的戏剧新星。”

  如今,《非虚构幻想》经过几轮商业演出的打磨,不断调整节奏、优化细节,已经渐臻成熟。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观众随着“编剧”的思路,走进他笔下“演员”的角色,穿梭于不同的场景,完成一段探索的旅程。

  编剧终于写完了剧本,讲述的是发生在四层小楼里四个人的故事。住在一楼的小屁孩遇到所有需要做选择的问题都会交给硬币决定;住在二楼的老大爷热爱着电视里的背景噪声;住在三楼的王姐不喜欢与人寒暄,是一个做公交车售票员;住在四楼的诗人从来没有写出来一首好诗,却想象出一位住在五楼的红颜知己。

  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难以分清究竟是编剧自己在扮演角色,还是剧中角色在扮演编剧。恍惚之际他和剧中人物来到了相同的地方,面对了相同的问题。小屁孩有问题会交给硬币解决,诗人有问题会交给假想中的小左姑娘解决,但是遇到问题,为什么不问问自己呢?

  很多观众观看后的第一体验就是“快乐”,受到舞台表演的感染,情绪变得轻快。边毅一人在舞台上通过表演,完成了角色和场景的跨越,并融入了舞蹈、民谣、快板书等多种表现形式。剧目中呈现出鲜明的北大个性,更是引发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不时爆发出阵阵大笑,


  边毅与讲堂剧团的渊源始于2016年,在讲堂剧团首部作品《九月悠长》和《根鸟》(首演版)中均担任男主角。2017年,边毅成功保送北大物理学院直博,但出于对创作和表演的热爱,毅然放弃了直博,选择了戏剧梦想。

  经过两年的商演锻炼,边毅无论在戏剧创作还是舞台表现上,都有了跨越式的提高。此次回到学校,在李莹厅的舞台上演绎自己的创作,对于边毅本人有特别的意义。

  无论是新作《第三人称的我》,还是载誉归来的《非虚构幻想》,都幽默而不失浪漫的幻想;边毅丰富而收放自如的表演,让观众在欢笑中收获感动、思考与希望;观众们在谢幕时不吝为这位勇于追求梦想的青年戏剧人报以持久、热烈的掌声。

  正如《第三人称的我》最后引用的艾略特的诗句:“我们不应放弃探索,在所有探索的尽头,我们会回到起点,重新认识这个地方。”

(注:本文作者系北京大学法学院2017级本科生)


友情链接


     关注讲堂微博


     订阅讲堂微信

北京大学会议中心讲堂管理部 维护支持
售票时间 上午9:30 - 13:00 下午15:00 - 19:30 活动咨询电话:010-62768588 62752278
Copyright © 2021 pkuhall.pku.edu.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