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期刊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首页跳转栏目> 讲堂期刊> 2019年第2期> 目录> ·艺术视野

*  美国卡内基音乐厅:让历史见证美

 走过许多城市,看过许多风景,聆听过许多喜怒哀乐,旁观过许多悲欢离合。走在一座城市,欣赏一段名曲,好的音乐总是能引起听众的共鸣,而每一座城市都有它独一无二的味道。在美国,很多城市的历史与音乐密不可分,城市的众多角落弥漫着浓郁的音乐气息。说起纽约,这座城市无人不晓,它多元、融合,极具魅力,在20世纪中期吸引了众多芝加哥爵士音乐人前往,并由此诞生出许多爵士乐的分支流派,几位极具代表性的音乐人的成就,同时镌刻在这座辉煌的城市中。

  如今的纽约,除了继承了许多逝去的爵士音乐人的遗风之外,更是所有音乐文化的汇集地。最具传奇色彩的爵士餐厅Blue Note,百老汇的Birdland,地下室酒吧Village Vanguard,更有许许多多未及提到的纽约爵士之魂在这个城市中活跃着,给这座都市的音乐蓝图添上最重要且难以磨灭的一笔。当然,在这样的一个城市里自然少不了音乐厅的存在,坐落于纽约市第七大道中央公园以南两个街区的卡内基音乐厅,在其落成后的一百多年里有着辉煌的历史和许多为人津津乐道的传奇经历,并和世界众多音乐大师的英名和音乐实践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不同凡“响”的音乐厅

  卡内基音乐厅是由美国钢铁大王兼慈善家安德鲁·卡内基于1891年在纽约市第57街建立的第一座大型音乐厅。一开始大厅的名字仅是简单的“音乐厅”,后来在纽约音乐厅公司(大厅最初的管理机构)董事会成员们的劝说下,卡内基同意用他的名字命名,大厅于1893年正式更名为卡内基音乐厅。

  1891年5月5日是卡内基音乐厅落成的开幕之日,当晚柴科夫斯基飞跃重洋,应邀参加开幕式首演,与著名指挥家瓦尔特·达姆罗什同台指挥。由此,这座音乐神殿正式启用。

  卡内基大厅由纽约宗教剧社团的业余大提琴手,并不出名的威廉·波奈特·杜斯尔设计,是纽约仅存不多的、完全没有金属构架的全砖石结构的大型建筑之一。在20世纪初,由于要在演出厅添加一些楼梯,才增加了一些金属构件。外部全是由“罗马式”的窄砖构成,形成一种深棕色色调,细部是陶土和棕色砂石的雕塑。大厅避免了当时流行的巴洛克装饰风格,采用了佛罗伦萨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建筑师和雕塑家菲利坡·布鲁奈尔斯基的作品——帕奇礼拜堂的风格,即圆拱顶是由白色石膏和灰色石头组成的和谐色彩,四外是科林斯式柱头的壁柱支撑着连续的檐口,檐口上面、拱顶下面是一序列的半圆窗,组成著名的金色和白色的内部色调。

  在1983年到2003年间,卡内基音乐厅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修缮工程不仅囊括了对历史性细节的翻修维护,亦为音乐厅本身增添了诸多与时俱进的技术和设计元素:如定制灯饰、护栏、标识和新的入口雨蓬等,在极大地强调了建筑本身的原始美感同时,进一步深化了其在21世纪的不俗进步。  

  卡内基音乐厅由三个结构截然不同的厅组成,内部结构颇为特殊。除主厅外,还有一个小厅和一个威尔独奏厅。主厅共有5层2804个座位,1997年以小提琴家艾萨克·斯特恩的名字命名,声学效果温暖、真实。艾萨克·斯特恩曾说:“有人说这个音乐厅本身就是一件乐器。它能感受到你的一举一动,并将其升华。”小厅又名赞克厅,设有559个座位,以慈善家朱迪和阿瑟·赞克夫妇命名。重建后的新厅于2003年9月开放,赞克厅的建成标志着历时20年之久的卡内基音乐厅的升级改造工程圆满完成。

  卡内基音乐厅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它的音乐厅档案馆。1991年,为庆祝卡内基大厅落成100周年,卡内基大厅建立起档案馆。这里收集了大量的音乐资料,保存了较完整的音乐厅历史。我国旅美作曲家谭盾的作品手稿也被收入其中,并悬挂在了卡内基音乐厅的陈列廊里。1990年10 月中旬,上海交响乐团应邀为庆贺卡内基音乐厅建成99周年,作为中国第一个进卡内基音乐厅演出的交响乐团,由时任上交音乐总监、著名指挥家侯润宇执棒上交演出了拉赫玛尼诺夫的《e小调第二交响曲》、二胡协奏曲《莫愁女》等,引起了当地听众的浓厚兴趣,成为上交历史上光彩的一页。


斯特恩与挽救卡内基计划

  说起卡内基音乐厅的历史,不得不提起该音乐厅最重要的一位历史人物——小提琴大师伊扎克·斯特恩。自1943年第一次亮相卡内基音乐厅,斯特恩共在卡内基音乐厅奉献了超过200场的音乐会演出,与这个音乐厅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上世纪60年代,当他获悉卡内基音乐厅即将被拆除以筹建一个商业大楼时,开始了他传奇的“挽救卡内基音乐厅”计划。

  1925年之前,卡内基音乐厅属于卡内基家族。卡内基去世后,他的遗孀将音乐厅卖给了房地产开发商罗伯特·西蒙。西蒙去世后,他的儿子接管卡内基音乐厅,又将每年大部分的演出档期归给了纽约爱乐乐团。当时纽约爱乐正准备搬往林肯中心,业界都认为纽约城无法同时承担两个大音乐厅场馆的运作,于是西蒙考虑将卡内基音乐厅变卖。

  为了避免卡内基音乐厅被拆除的命运,小提琴家伊扎克·斯特恩率领的音乐家团队开始对纽约市政府联名上书并施压。在他们起草的声援解救卡内基音乐厅的名单中,可以看到安娜·埃莉诺·罗斯福、弗里茨·克莱斯勒、亚莎·海菲茨、亚瑟·鲁宾斯坦、范·克莱本、列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玛丽安·安德森、弗里茨·莱纳等的名字。最终,这些权威音乐家的恳请终于迫使纽约市政府通过一项特别法案,即以500万美元的代价从西蒙家族掌控中买下卡内基音乐厅,同时成立非营利性的卡内基音乐厅协会来管理音乐厅的运作。斯特恩因挽救卡内基音乐厅有功,被推选为首任卡内基音乐厅项目运作的主席。

  1964年,卡内基音乐厅被美国国家文物保护机构确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基地,让现代的都市人置身于这样一个充满“镀金时代”传奇色彩的演出大厅,聆听高雅的音乐,的确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


大银幕下的闪耀时刻

  早在20世纪40年代,曾经有一部由当时世界最有名的音乐家自己扮演自己拍摄的电影《卡内基音乐厅之梦》。这部片子制作于1947年,根据之前同名无声电影改编。整部片子都是在卡内基音乐厅及附近拍摄的,因为故事讲的就是发生在卡内基音乐厅的事。

  除了几位主演和配角外,出现在舞台上的音乐家都是音乐家本人扮演自己,几乎当时纽约最红的指挥家、钢琴家、小提琴家、大提琴家和歌唱家都倾情出演。这部电影大力推广了古典音乐和古典音乐家,上映后在美国引起了全国古典音乐热。

  在《卡内基音乐厅之梦》上映的70年后,又有一部在奥斯卡上狂揽最佳影片、最佳男配和最佳原创剧本三项大奖的电影《绿皮书》,再次将人们的视线聚焦于这所音乐圣殿。这部改编自真人真事的电影讲述了托尼作为保镖兼司机,载着黑人钢琴家唐进行全国巡演的故事。《绿皮书》中钢琴家的原型正是美国古典音乐家、爵士乐钢琴家、作曲家唐·谢利。除去剧情本身的跌宕起伏,我们也不得不透过影片本身,将目光转向黑人音乐家唐·谢利。尽管肤色限制了谢利作为古典音乐家的道路,但却依旧掩盖不住其满身才华,独有的将古典音乐和爵士乐相融合的演奏方式,使得谢利在后期满载荣誉。

  正如电影《绿皮书》中描述的那样,谢利在卡内基音乐厅楼上的艺术家公寓“卡内基塔”中居住了五十余年。著名演员马龙·白兰度和指挥家雷昂纳德·伯恩斯曾租住于此,玛丽莲·梦露生前曾在此上过表演课。目前塔楼公寓的租户中,依旧有多位音乐家和艺术家,他们或在此居住,或在此设立工作室。

  1955年,谢利与美国作曲家兼钢琴家艾灵顿和空中交响乐团首次在美国卡内基音乐厅合作演出,同时也开启了谢利独有的音乐篇章。从1955年发行专辑《音色表达》之后,谢利开始录制他独特的流行音乐,如《蓝月亮》《鸟之乡摇篮曲》和《廉价爱情》等。多年来,他还与底特律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和克利夫兰交响乐团合作,曾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和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等著名场所演出。

  此后,谢利又与贝斯手肯·弗里克和大提琴演奏家尤里·塔特开展长期合作,组成唐·谢利三重奏。三人于1961年发行的专辑获得了巨大成功,1972年三人又一起录制了专辑《唐·谢利的观点》。也许正是1955年在卡内基音乐厅的那场演出,为谢利写下了更为辉煌的未来。


  卡内基音乐厅主厅自建立以来,著名的世界级乐团及指挥家、作曲家、艺术家、表演家,均以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为荣并作为其开展国际化事业的起点。从小提琴大师曼纽因到女高音家玛利亚·卡拉斯,从知名乐团英国披头士到巨星埃尔顿·约翰,卡内基音乐厅对诸多艺术家而言,是标志着梦和远方的开始。

  除此之外,作为美国古典和流行音乐的标志性建筑,不仅古典音乐家以能在这个标志性音乐厅演出为自豪,它同样也吸引着众多流行音乐界的大伽们。首次登上卡内基的摇滚组合是比尔·哈利和他的彗星乐队,他们在1955年5月6日举办了一场音乐会。那时候的流行音乐还很少在卡内基演出,直到1964年之后,包括齐柏林飞船、甲壳虫、滚石以及其他一些著名流行音乐组合才开始陆续登台卡内基音乐厅。一些名流和政要如爱因斯坦和丘吉尔也都曾在这里发表过演说。


  “音乐和建筑最相近,因为像建筑一样,音乐把它的创造放在比例和结构上。”而音乐厅就是凝聚音乐和建筑两门文化结晶的艺术品。走过128年历程的卡内基音乐厅,将在以前辉煌壮丽的历史呈现之后,走向更为丰富多彩的、气象万千的未来,而世界上所有音乐家和音乐团体仍将把登上卡内基音乐厅演出作为引以为傲的艺术经历,作为自己登上一座艺术峰巅的标志。

编辑/梅笑晗


友情链接


     关注讲堂微博


     订阅讲堂微信

北京大学会议中心讲堂管理部 维护支持
售票时间 上午9:30 - 13:00 下午15:00 - 19:30 活动咨询电话:010-62768588 62752278
Copyright © 2021 pkuhall.pku.edu.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