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小英
我在1979年进入北大读书,时光荏苒,一晃已40余载。每每徜徉在未名湖畔我都暗暗庆幸自己是多么幸运,因为,我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北大度过的。在北大“一塔湖图”的自然和人文美景之外,讲堂是给我的精神生活和审美体验留下深刻印记的另一个佳境。正是这些丰富而综合的人文体验深化了我对北大的情感,也升华了对她的爱。
大学的读书生活简单而充实,学习占去了大多时光,偶有的娱乐活动成为了解北大和透视北大外部世界的一扇窗。那时的娱乐活动资源有限,但讲堂总是尽力搞到外国电影的片源来满足学生们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记得当年和同学们从宿舍自带方凳到大饭厅(讲堂的前身)看印度电影《大篷车》,在充斥着饭菜味道的简陋饭厅里,电影里快乐的气氛和同学们的热烈回响混合在一起,数千名同学一起在忘我的状态中开怀大笑,完全忽略了室内的低温和硬板凳给皮肉带来的各种不适,就连我在看电影前由于感冒导致的发烧也因为几场大笑而荡然无存。
2000年,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落成运行。讲堂大理石墙面色彩温和而不失典雅,整体风格庄重,经久耐看,蕴含着北大百年的文化品格和文明沉淀。讲堂落成之后,我们的文化体验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而且随着诸多类型的演出纷至沓来,北大不再仅仅是教学科研的知识胜地,更成为北京西部地区少有的文化圣地。虽然北京有很多艺术场所,但其门票价格和交通成本远非普通学生所能承受之“轻”。而讲堂的票价则亲民很多,使莘莘学子在学习之余有机会观赏各种演出,提升人文素养。有时我会买票邀请学生和朋友一起观看演出,这比仅仅聚餐吃饭更有意义,也是难得的情感交流和共同学习的良机。
在演出方面,讲堂的节目多种多样、“土洋结合”。既有中央芭蕾舞团的“亭亭玉立”,昆曲艺术家的“娓娓道来”;也有来自北欧的现代舞和智利火热的民间舞。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多种艺术精品,具有良好素养的北大观众总是对表演者报以非常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这也体现出北大师生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与欣赏。
每每到讲堂观演,总会见到那些彬彬有礼的场务人员。讲堂的场务都是由北大的学生充任,他们身着灰色制服,礼貌而温婉,既显示了职业精神,又展现了北大人的友好与素质。讲堂观众厅的许多座位由校友捐赠,在座位的背面可以看到捐赠者的姓名。阅读着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心中总会升腾起一种莫名的情感,对讲堂的亲切感也进一步增加。
常到讲堂观演的人,早已养成了一套默认的行为规范:不在演出过程中吃东西、用手机拍照、说话评论,连咳嗽都极为克制。观众不仅对圆满的表演给予热烈的掌声,甚至对演员偶尔出现的失误则会给予更热烈的鼓励。
讲堂的文艺活动从不同的层面展现了北大百余年的文化品质和精神风貌,就我个人体会,大致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对审美的追求。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在真正能够传承和为后辈尊重的东西中,除了思想、文化和知识外,艺术最具有持久生命力。艺术所承载的审美追求,又是创新的基础。与创新一样,艺术追求的是差异、突破、个性与情感表达,而这与北大的创新精神高度暗合。
二、对多元文化的包容。讲堂既在观众厅上演过观众爆满的吉他音乐会、郎朗的钢琴大师课、芭蕾舞和昆曲;也在几百人的多功能厅(现为李莹厅)上演过独唱、小合唱、四重奏等音乐会。尽管观众年龄、背景不同,人数多寡不一,但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讲堂将各种类别的节目均包容其中,与北大兼容并包的历史传承和文化氛围非常相融。
三、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高尚精神世界的探索、对美的欣赏热爱、对艺术的鉴赏与爱好、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了解与认知,这些素质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文化包容和高贵品格的人才来说尤为重要,而讲堂就是非常鲜活的课堂。通过参与艺术相关的活动,学生们可以对不同文化产生共情。这不仅加深了学生的情商教育,使其在历经社会生活的复杂与焦灼之中仍能在心中保持一块净土,具备平衡外在与内在、物质与精神的矛盾的能力,更让学生们在人生中有对美好事物的鉴赏、甄别、接纳和追求的需求与意愿。而这些,恰恰是北大馈赠给学子们能够受用终身的最宝贵财富之一。
(注:本文作者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
董小英
北京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光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管理信息系统系荣休教授,中国信息经济协会副理事长,工业与信息化部通信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知识管理标准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泰安市智能制造产业专家委员会专家。曾任北京大学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在美国哈佛大学、匹兹堡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多所大学短期学习或做访问学者。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近三年来主要著作有《创变:数字化转型战略与机制创新》《变数:中国数字企业模型及实践》《华为启示录:从追赶到领先》《思科实访录:从创新到运营》《中关村模式》(中英文版),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行动学习”的创始者和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