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雪
2020年是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正式投入运行的第20个年头,这座坐落于校园心脏位置的建筑,静静地见证着燕园的春夏秋冬。从它身旁走过的上下课的匆匆身影、新学期社团招新的“百团大战”、国际文化节的热闹喧哗、迎新季的横幅、毕业季的合影……所有这些,都成为燕园学子校园回忆中难以忘怀的点滴。而对于北大文艺类社团来说,与讲堂相关的记忆又更加独特、珍贵,成为提起北大校园生活不得不说的故事。
北京大学京剧昆曲爱好者协会简称京昆社,成立于1991年,是北大历史最悠久的学生社团之一。在北京大学团委和爱好京昆艺术的社会各界关怀下,京昆社逐渐成长为北京地区极具影响力的学生社团,多次获得“北京大学十佳社团”荣誉称号。在京昆社近三十年间的成长轨迹中,与讲堂结下了不解之缘。讲堂的台前与幕后见证着京昆社的演出、活动、成长,成为了京昆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现北大学子精神风貌、弘扬京剧和昆曲艺术的舞台。京昆社的社员们在讲堂的一次次活动中,施展了才艺、锻炼了才干,成为了团结紧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难忘京昆社在讲堂舞台上的一次次演出。作为北京大学最具影响力的京剧、昆曲类学生社团,京昆社汇聚了来自各个院系的京剧、昆曲爱好者。社员中间,有的“身怀绝技”,自幼热爱京剧、昆曲艺术,渴望在北大的舞台上登台亮相、一展风采;有的对于京剧、昆曲则是“零基础”,在这里从头学起,怀有初次接触戏曲舞台的憧憬与激动。
回首曾经在讲堂舞台上的闪耀时刻,无论是“社团盛典”中传统剧目《凤还巢》《空城计》的真情演绎、日本中学生访问北大联合演出昆曲《牡丹亭·惊梦》的缱绻柔情,还是校园戏曲节演出中《霸王别姬》《四郎探母》的家国情怀,都曾在校内外引起热烈反响。社员们从观众席间的戏迷观众,变成了讲堂大舞台上、聚光灯下的全场焦点。当锣鼓声起、大幕拉开,社员们走向台前,以平日所学所练的手、眼、身、法、步呈现对戏曲的理解,表达对戏曲的热爱,以身体力行传承京昆艺术。而台下的许多校园观众,正是借由这样的演出,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戏曲艺术。
在讲堂观众厅上演的校园综合性文艺晚会中,戏曲节目往往是相对特殊的一个。大到道具桌椅的临时摆放、小到帮助戏曲演员在复杂的头饰、戏服上挂好耳麦,都需要讲堂工作人员的额外关照。在一次次演出中,讲堂工作人员贴心的帮助成为了社员们上场前的定心丸。2016年11月,京昆社与北京昆曲研习社在讲堂多功能厅联合举办纪念演出,共同庆祝京昆社建社25周年及北京昆曲研习社建社60周年。适逢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在与研习社老师、曲友的齐心协作下,两个社团共同在讲堂舞台上演了改编自清代蒋士铨《临川梦》传奇的昆曲剧目。在这次演出中,社员们不但参与了一个剧目从创作到排练、演出的全过程,更亲身体验了从彩排、走台、化妆、候场、演出到谢幕、卸妆的完整舞台过程。在讲堂后台的化妆间里,社员们在化妆老师的帮助下勾画戏妆、穿戴戏服头面,为登台演出紧张地忙碌着;在后台的走廊、上场门侧,社员们认真地默戏、候场,为上台做好最后的准备;而当走上台的一刹那,饱满的精神、投入的情感和用心的表演,使得社员们宛如戏中人,台下观众心系戏中事,成就了戏曲舞台的独特魅力。讲堂多功能厅的舞台承载了京昆社社员们的汗水,也承载着社员们的欢声笑语。当演出过后,大家手捧鲜花,纷纷以戏曲扮相合影留念,台上台下充盈着演出成功后的轻松与喜悦。
除了台前的演出,京昆社在讲堂还有不少幕后的精彩故事。每年讲堂都会举办多场高水平的京剧、昆曲演出和戏曲活动,京昆社是许多演出和活动的协办方,社员们不仅仅是最热情的观众,更担当起最积极的志愿者。在这些活动中,社员们不但获得了走进戏曲后台、与戏曲名家面对面的机会,也成为了传播戏曲文化的使者,为更多前来观看演出的观众提供帮助。中央电视台《中华之光·讲堂》栏目曾在讲堂进行录制,节目组邀请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玫先生讲述京剧梅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京昆社的社员们积极参与录制,与主持人和嘉宾互动,也收获了与梅先生当面交流、请教的宝贵机会。在讲堂举办的“春风上巳天”系列昆曲演出中,社员们组成志愿者团队,全程参与到舞台准备、宣传、献花、演后交流等一系列环节中。通过这样的机会,社员们不但对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与昆剧院的演员老师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近距离地了解了昆曲人的工作与生活。
散戏后的晚风总是那么清凉宜人,社员们结伴离开讲堂,一路上谈论着演出中的精彩之处。讲堂的广场、夜晚的星辰、路灯下的树影,伴随着欢声笑语和一两声兴致来时的戏曲唱腔,都留在了北大校园生活的美好记忆中。
“这校园是永远的”,谢冕先生在《永远的校园》中曾有这样的感叹。对于燕园中一届又一届热爱京剧、昆曲艺术的学子而言,我们的京昆社、我们的讲堂也是永远的。在讲堂运行20周年之际,衷心祝愿讲堂越办越好。愿讲堂永远是北大戏曲艺术最好的舞台与园地。
(注:本文作者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4级博士研究生,曾于2011年——2014年担任北京大学京昆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