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召开艺术管理专题系列研讨交流会之三
延续艺术管理专题系列交流活动,10月30日上午,艺术管理专题研讨交流会之三在百周年纪念讲堂202会议室召开。会议中心副主任、讲堂管理部主任刘寿安,会议中心原主任范强及讲堂中层领导、骨干员工参与了交流活动。此次研讨交流会由讲堂副主任杨晓雨主讲,就艺术管理中的品牌建设这一话题与参会人员深入沟通。
讲堂召开艺术管理专题系列研讨交流会之三
杨老师首先向大家分享了此前参加文化旅游部和国家大剧院共同举办的2018年度全国国有演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的所学所感。她结合相关事例,着重介绍了国家大剧院在品牌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国家大剧院从自身定位出发,坚持“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的宗旨,着力打造和丰富“国家大剧院”的品牌及内涵,并通过系统的管理方法维系品牌形象,延伸副品牌,从而实现快速良性发展。
杨晓雨副主任分享艺术管理经验
对比国家大剧院的发展模式,杨老师结合讲堂2018年工作部署要求和工作实际,对讲堂艺术管理工作中的品牌建设提出自己的看法。讲堂与国家大剧院在定位、发展主旨和运营理念等方面有着高度的一致性,都肩负着传承、弘扬优秀文化的重担。身处北大的讲堂尤其应该坚守文化阵地,通过品牌建设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向青年学子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导向。首先,讲堂上下应在思想意识和行动上高度统一,将对讲堂定位和服务工作的理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讲堂在节目策划实施这项主业上,应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加强系统性策划宣传。此外还需学会借力,争取校内单位支持,加大艺术课堂等项目的策划力度。同时,还要一手抓经典,一手抓原创,在讲堂原创项目的生产制作上体现讲堂实力,力争成为高校剧场艺术生产的典范。
与会员工积极发言
杨老师的分享与分析让与会人员感触颇多,纷纷发言交流看法,认为讲堂应结合自身实际学习借鉴国家大剧院的成功经验。讲堂副主任李春亮老师指出讲堂面对北大高素质的观众群体,在艺术内容的取舍上为大众的同时兼顾小众。宣传办公室主任周媛媛老师鼓励基层员工利用讲堂平台,主动接受艺术熏陶,将艺术素养体现在工作细节中。艺术管理主管刘述老师则在发言中谈到品牌建设的长久性、精细性和讲堂品牌在校外延伸的必要性。行政办公室主任白焕荣、技术办公室主任辛攀登等人也先后发言,分别从窗口服务的重要性和舞台技术工作的规范性、前瞻性等方面谈及对品牌建设的意义。
刘寿安主任讲话
应邀参加研讨交流的会议中心原主任范强老师肯定了讲堂在全国高校剧场中的引领地位,鼓励讲堂人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文化品质,坚守服务基点。刘寿安主任在充分听取与会人员的交流后,鼓励员工以国家大剧院为标杆,学会在借鉴中彰显自我特色。同时,刘主任从三个方面重申了讲堂艺术管理及品牌建设工作的内涵。他强调,艺术管理中的“管理”更多的是对讲堂员工队伍和员工自我管理的要求,拥有懂艺术、有修养、知规范、讲规矩的员工队伍,是达到艺术管理目的的重要前提。其次,刘主任再次谈及“品牌”的内涵,简单来讲就是从本职出发,做出能够打动人心的工作,只有与观众和艺术家产生共鸣、获得其充分认可,才能形成口碑,成就品牌。讲堂通过多年努力打造的五四交响音乐会、新生音乐会等品牌项目需要传承和延续,更需要在积累之上打造新品牌,从看似重复性的工作中总结规律,打磨品质,提升境界。最后,刘主任语重心长地讲到,讲堂的定位和所处环境是不可变的,但在条件有限、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建设好讲堂,更是对自身能力的考验。他借用国学大师陈寅恪“独立之精神”的观点,期望员工延续北大独立、自由的精神传统,在工作中培养提出问题、懂得学习、独立思考、自力更生的能力,共同凝聚力量,在兼顾效益的同时,为青年学子提供优质的艺术内容和良好的艺术教育条件——这也是讲堂品牌价值的体现。
范强老师参与交流讨论
品牌建设工作在管理服务,在细节品质,更在每个讲堂人的行动意识中。此次研讨交流会通过学习国家大剧院的成功经验,不仅帮助讲堂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更为讲堂人打开了视野和思路,形成自上而下统一的思想认知,为今后的艺术管理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和有计划、可预期的发展路径。据悉,该系列研讨活动还将继续,相信讲堂在跬步积累中,定能为自身赢得稳健长足的发展。
编辑: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摄影:杨藩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