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大型沪剧《敦煌女儿》讲堂倾情上演
11月15日晚,“戏韵芳华,梦转燕园”2019北大讲堂戏曲节之原创大型沪剧《敦煌女儿》在百周年纪念讲堂观众厅倾情上演。《敦煌女儿》由上海沪剧院主创团队历时八年时间打磨而成,以北京大学优秀校友、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樊锦诗50年传奇人生为核心,讲述了她50年执着扎根、坚守于甘肃大漠的故事,讴歌了一代代敦煌守护者们坚守理想的崇高情怀。
既入敦煌,此生不悔
沪剧《敦煌女儿》采用“闪回”的叙事方式,巧妙地将樊锦诗各个人生阶段和不同时空串联在一起。比如由茅善玉饰演的耄耋之年的樊锦诗和凌月刚饰演的已故的常书鸿之间跨越生与死的对话;在樊锦诗入住敦煌的第一夜,钱思剑饰演的彭金章跳入了她的梦中,梦中的二人情意绵绵、诉说着对彼此的思念与爱意,而美梦不长久,转瞬即被惊醒,忽觉门外有一头眼睛发着绿油油的光的“野狼”,惊起一身冷汗,展现了现实与梦境的交织,可怕的现实与甜美的梦境之间的矛盾和对抗。起伏的旋律与舞台上演员们舞蹈化的肢体语言动作、优美的唱腔、具有韵律感的对话和自白相结合,瞬间就将观众拉进了一个又一个故事中,深刻感受到了非同寻常的环境气氛与人物们的心理状态。
平凡之中见伟大
最令人观众揪心的是当彭金章来到敦煌,发现樊锦诗为了工作将还在襁褓中的孩子留在小石房中,并用绳子绑在床上时,两人爆发了一段激烈的争吵。工作与家庭的矛盾让观众们深刻地体会到,樊锦诗要同时作为母亲和敦煌守护者的艰难。世间安得两全法?每一个杰出璀璨的成就背后,是许多不得不做的割舍与选择,充满了辛酸与泪水。舍小家为大家,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做出这么伟大的选择。当彭金章带着孩子离开敦煌时,樊锦诗唱段悲伤婉转,又充满对丈夫的感激,令不少观众动容落泪。
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
“敦煌慷慨留我,我誓要留住敦煌!”这是樊锦诗的选择。她,也做到了。“创一番宏图伟业,那就是数字敦煌”。观众们看到了“数字敦煌”从测量到构图、填色,最后形成数字图库的全过程,当“数字敦煌”的帷幕落在舞台上的那一刻,伴随着庄严壮阔、宏伟严肃的乐曲,大漠、飞天、卧佛、禅定佛陀等敦煌元素呈现在观众眼前,人们肃然起敬,纷纷赞叹,全场掌声不断。
舞美精致,引人入胜
这是《敦煌女儿》第二次进入北大校园。去年11月,《敦煌女儿》首次于讲堂上演,收获观众无数好评。今年10月21日,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在《我心归处是敦煌》发布会上指出北大学子要向“最美师姐”樊锦诗先生学习。当晚演出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王蕻荃同学感叹道:“‘此生命定,我就是莫高窟的守护人’,作为考古文博学院的学生,在拜读樊锦诗自述、参观莫高窟后,再来看这部《敦煌女儿》,我的心中必然感慨万千。‘有了你,无怨无求’,樊锦诗前辈扎根大漠的默默沉潜、拥抱科技的远见卓识,无不令我深深感动和折服。我立志走上樊先生走过的考古路,学那禅定佛陀,任世间喧嚣,我自岿然不动。”何燕同学说:“风载来九层楼上的铃声‘一生事业在敦煌’,在来到敦煌的第一天不是没有恐惧,不是没有想过退缩,最后发现那是‘驴眼’而非‘狼眼’,美丽的错误成就了她的宿命。樊锦诗先生守住了她的“三击掌”誓言,一声“我来了”是她初来乍到的新奇悸动,一声“我赢了”是她坚守敦煌的决心奏歌,三年后,一声‘我回来了’是她重回敦煌的满心欢喜。一代代敦煌人守候在三危山上,樊锦诗先生也是其中的一员,五十年守候大漠中耀眼的文化瑰宝,此生不悔。”还有首次观赏沪剧的同学表示,《敦煌女儿》的舞台充满精致和美感,在灯光的运用、现代化科技的使用上都别出心裁,很容易就将观众带入沪剧的意境之中。
《敦煌女儿》演绎一代敦煌人的崇高情怀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考察调研时指出要“讲好敦煌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樊锦诗先生以及一代代敦煌守护者们,用生命保护传统文化,是整个时代的榜样,而上海沪剧院则以自己的方式,向世人讲述着辉煌的敦煌故事与博大的中国文化。同时,讲堂开启了与上海沪剧院的“新三年合作计划”。在新三年合作计划中,沪剧院计划以名家领衔,经典名剧为纽带,结合导赏、教学等多种形式,让北大师生认识沪剧、熟悉沪剧、热爱沪剧。编辑:张珏
摄影:王东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