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季学期,北京大学和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主办“重探中国电影史2023年艺术影展”。活动由会议中心和艺术学院合作统筹,于9月21日至12月21日在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在为期3个月的影展中,以六大专题展映了13部独具里程碑意义的中国电影,并邀请12位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参与导赏对谈,为12,500名师生带来了深度的艺术解读和思考。影展作为一次深度的文化探索,结合系统观影与学术对谈,带领师生观众从电影视角回溯中国百年的奋斗历程,是一次对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度理解和体验。
“重探中国电影史2023艺术影展”系列展板
此次影展吸引12,500名师生观影
精选佳片:折射中国百年影史
电影是北大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以电影为媒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就要从中国电影中挖掘独特的叙事形式与文化价值。讲堂与中国电影资料馆在前期策划阶段立足青年学子电影欣赏与知识获取的双重需求,充分沟通协调,从中国百年电影“星河”中精选13部影片,覆盖了中国影史的各个重要阶段,包括不同流派、题材和风格的代表作品。这次活动突破了传统的时间轴式展示方式,重新规划以主题为对照的展示形式,同主题下安排两部不同导演的作品。这种形式不仅能更好地突显电影的文化、社会和历史内涵,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和深层次理解和欣赏电影。
“无声电影的视觉魅力”专题放映
“文人电影的诗性传统”专题放映
在“无声电影的视觉魅力”中,展映我国现存最早的故事片《劳工之爱情》、现存最早的《西游记》影像演绎《盘丝洞》与阮玲玉代表作《神女》。“文人电影的诗性传统”中展映费穆导演最具代表性的《小城之春》与谢铁骊导演的《早春二月》。“电影创作的历史变迁”聚焦桑弧导演的《哀乐中年》和石挥编导、演一体的《关连长》。今年恰逢谢晋导演百年诞辰,“女性影片的性别书写”特别放映谢晋导演的《舞台姐妹》和黄蜀芹导演的《人·鬼·情》。“第五代导演创作比较”选取陈凯歌导演的《孩子王》和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内地香港喜剧对话”选择了曾在北京大学多次放映的《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和冯小刚导演的经典贺岁作品《不见不散》。
从默片时代的萌芽到如今向电影强国迈进,13部影片贯穿中国电影百年发展的时代脉络,展示着一代代电影人在时代浪潮中用光影凿刻的民族记忆
导赏对谈:与青年学子对话,彰显精神力量
延续“艺术+学术”思路,结合电影资料馆专业资源与北京大学学术优势,此次影展打通业界与学界,汇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等的12位专家学者,于映后与青年学子面对面交流,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国电影发展脉络,使青年学子在时代变迁中体悟中国影人向真向善向美的永恒价值追求。
“电影创作的历史变迁”专题放映
“女性影片的性别书写”专题放映
在“无声电影的视觉魅力”主题中李道新、秦喜清、李镇以“无声胜有声”的视角,揭示中国电影丰富且深刻的艺术世界。进一步探索“文人电影的诗性传统”主题中,戴锦华、丁亚平分别从电影艺术和影像叙事两个维度出发,细致解读了文人电影中极富突破性的影像表达,以及知识分子面临的人格困境的象征意味。
在研究“电影创作的历史变迁”主题中,李镇、李九如分别阐述了个人追求与时代观念间的张力,以及影人石挥惊人在创作和表演中展现出的惊人天赋。在“女性影片的性别书写”主题的探讨中,戴锦华通过黄淑芹导演的《人·鬼·情》中揭示了女性在社会生存中所面临的主客体双重缺席的困境,而沙丹则展示了大量出自私人拍卖和多年收集的谢晋导演及《舞台姐妹》的珍贵剧本手稿和档案资料。
在“第五代导演创作比较”主题中,沙丹、吴冠平分别就《孩子王》与《红高粱》两部荣获不同国际大奖的作品展开深入探讨,解析它们超越时代的不朽魅力。在索亚斌和李道新主导的“内地香港喜剧对话”主题中,他们在文化对比和融合中,温情回顾了个人的观影经历,同时也解读了影像背后的时代情绪表达。
聚焦青年:积极培育电影观众
看电影、听导赏已成为近年来北大师生在讲堂观影的新模式,这是讲堂深化美育工作的创新方式。借助专家学者的深度解读,观众不仅沉醉于银幕艺术的形式之美,更能从影像语境中深度理解影片内涵,从而更全面地理解时代背景、他人视角以及中国特色。本次影展设置了现场交流互动环节,观众热情参与,12场放映活动共收集观众留言近千条。
“女性影片的性别书写”专题放映
“内地香港喜剧对话”专题放映
“虽是近100年前的默片作品,3部默片中对于欲望和人性的思考,时至今日仍具备很强的启示作用。”
“《早春二月》一改原著小说深沉、晦暗和萧索的气质,在饱满的光照和鲜明的妆造之下无比具体、鲜活和浪漫!”
“关连长这一角色的塑造相当真实自然、生动可爱,把英雄形象塑造得可亲可敬。”
“《人·鬼·情》中秋芸从未逃出男权社会对女性命运的框定,她终是悲壮热烈地碰上了既定的悲哀和沉默。”
“30多年后,我们依旧能感受到《红高粱》创作中洋溢的张扬精气神和对原始昂扬的生命力的礼赞,饱含了对80年代电影创作的理性反思。”
“《大话西游》许多经典台词一出来,就感到一种身为‘00后’特有的亲切和熟悉!老师提到电影注入了90年代人们对事业和爱情的抉择,也是很有意思的诠释。”
此次影展植根于北京大学深厚的观影传统,是大讲堂艺术影院“艺术+学术”理念的巧妙实践,旨在拓宽放映渠道,推动电影美学教育。中国电影的持续发展离不开青年力量的注入,“重探中国电影史2023艺术影展”不仅关乎电影史,其意义远超电影本身。它不仅通过影像传播中国文化,更致力于培养青年观众,为中国电影事业的未来储备新鲜力量。
未来,讲堂将持续挖掘电影的独特价值,深化新时代的文化自信,突出电影讲述中国故事、铸造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摄影:王东隅、王海仙、易荻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