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自制话剧《根鸟》二次上演
7月22、23日晚,改编自曹文轩教授的同名原著、由北大讲堂剧团精心打造的剧作《根鸟》在讲堂观众厅连续上演两场,这也是该剧在第一轮演出的基础上,打磨精进后的再次上演。台上两个根鸟在笑与泪中或彷徨或执着,但不管是哪次出发,二次方少年始终都在寻找着一个长满百合花的大峡谷,在冷嘲热讽与重重诱惑并存的西行之路上坚持自己的寻梦之旅。
十四岁的少年根鸟在打猎时击中一只白鹰,在白鹰腿上发现一张红布条,在红布条上看到一行黑字,在黑字中读到一位紫烟姑娘。紫烟姑娘……这个名字在根鸟口中呢喃着,心中辗转着,梦里反复着。在梦中,那是西边一片长满百合花的大峡谷,误入其中的十三岁少女秋水一般的眼眸正望着远方,等待着她的少年鲜衣怒马,飘然而至。
学生演员的人物塑造形象立体
这是一种高度浪漫的情怀,一场个体英雄的成人礼,根鸟怀着一颗赤子的热忱之心与少年的摇摆脆弱,在父亲的鼓励,在天意的指引下,踏上西行之路。他与菊坡道别,在青塔成长,一把怒火烧了鬼谷,一场相遇囿于米溪,一曲梨园醉在莺店,最终一个人嚎啕大哭,匍匐于他终于抵达的梦中峡谷。
这漫长的成人礼并非延袭儿童文学作品中主角无所不能一帆风顺的范式,只间或安排几个无伤大雅的小插曲,而是把现实血淋淋剖开掼到你面前,同时手法尽可能温柔。话剧将根鸟矛盾的内心撕扯、众人灵魂的阴暗晦涩糅合于少年的奇幻漂流这一温和的故事背景中,又以清新明快的水彩背景、灵动的舞台设计使其回归于儿童这一受众群体。
舞台表现形式多样
开场时的菊坡,背景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条条绿色幔布长长地悬挂着,飘摇不定。随着剧情的展开,灯光从翠绿转为绛紫,在根鸟第一次梦到紫烟时,又变换为热烈的玫红色,映衬着一袭白衣的迷途少女。 最终,在晚霞一般的蓝粉色中,在密集恢弘的背景声中,在回响着的“这是天意”中,父亲把根鸟送至菊坡,开始他的旅程。
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的同声相应的共行者
伴随着驼铃阵阵,根鸟西行进入广袤沙漠,此处对风沙的设计尤为巧妙,轻薄的幕布上由投影制造出黄沙滚滚的逼真效果。也是在这里,根鸟遇到了另一个寻梦者——板金,正如那些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的同声相应的共行者,或许最终分道扬镳于岔路,但殊途同归或者不同归,心里都怀着相似的守望。寻梦,追梦,如同板金所说,“无梦的黑夜,是极其令人恐惧的。”
有时候,同行的是友人,有时候,邂逅的是浪漫。穿红上衣,百褶裙,黑布鞋的少女秋蔓羞涩地牵过根鸟递来的木枝,带着他来到插画般的米溪码头,富庶地温柔乡,树下的翩翩起舞,这是爱情,是诱惑,是羁绊?梦给了答案。“你怎么还留在这里?你这孩子,心最容易迷乱。”
舞美设计美观大气
如果说米溪秋蔓、莺店金枝、梨园鼓吹、呼卢喝雉,凡此种种还只是温柔刀,那么为果腹而乞讨、轻信长脚而被骗至鬼谷、心志消磨后半途而废,这些则是现实的当头棒喝。被骗至鬼谷时,伴着悚然的音效,飘着黑灰烟雾的红色背景下是枝桠乱木留下的暗影,这座充满麻木与残酷的修罗场死气沉沉。直白可怖的表现成了最佳教育素材,讲堂观众席中,有家长轻声对孩子说:“所以我们不可以随便相信陌生人。”
一场个体英雄式的成人礼
在这场浪漫与邪恶并存的游记中,受教育的又何止小孩子。当根鸟选择了义无反顾,做了愣头青也做了以梦为马的英雄;当根鸟选择了逃避与放弃,这又何尝不是成长道路中无可避免的修行。而我们,又有谁能在声色犬马历历险阻中,找回梦中长满百合花的大峡谷?
这场寻梦之旅走了三年终于抵达,根鸟躺在峡谷中流下眼泪,此时,紫烟是否出现已然不重要。重重叠叠高高低低的嘲讽、鼓励的话语迭出着,似乎在回顾这一场成人礼,而根鸟,也终于成长为他自己的英雄。
观众选购讲堂话剧原创周边产品
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导演崔颢、编剧徐牲敏、制作张学妍携一众幕后工作人员登台,依次介绍了各位演员分饰的角色。观众再次为演员塑造的各种人物形象喝彩,也感谢讲堂自制话剧《根鸟》在暑期为北大的师生观众们送来了一部兼具欣赏性和教育性的演出。
编辑:槑槑
摄影: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