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活动报道

管理服务

嘉宾访谈

记者评论

媒体视角

讲堂公告

志愿服务

合唱团动态

剧团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频道> 活动报道

和平礼赞,欢乐颂歌

——上海歌剧院上演贝多芬交响作品音乐会

时间:2018-06-04    宣奔昂(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硕士生)    访问量:

  5月31晚,著名指挥和钢琴家、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携上海歌剧院在讲堂观众厅上演贝多芬交响作品音乐会。当晚演出的曲目为贝多芬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和《第九交响曲“合唱”》,担任钢琴独奏的是旅德青年钢琴演奏家万捷旎。此前上海歌剧院已在讲堂上演音乐剧《国之当歌》和舞剧《早春二月》,献礼北京大学百廿校庆。本场音乐会是“上海歌剧院演出周”的压轴演出,覆盖了从器乐独奏到声乐合唱等多种古典音乐表现形式,为北大师生奉上一场技艺精湛、气势磅礴的音乐饕餮。

上海歌剧院 欢乐颂——贝多芬交响作品音乐会

  上半场演出的是贝多芬的c小调钢琴协奏曲,身着一袭黑白飘逸长裙的独奏钢琴家万捷旎从容不迫,举重若轻,用细腻的手法再现了这部作品莫扎特式的灵动,独奏部分和华彩乐段如行云流水,在温柔而不失精准的触键中一气呵成。这部作品是贝多芬唯一一部以小调写成的钢琴协奏曲,被广泛认为学习和借鉴了莫扎特创作的同为c小调的钢琴协奏曲K.491。活泼的快板第一乐章先由弦乐呈示第一主题,之后单簧管和第一提琴引入第二主题,第二主题经历了从降E大调到C大调再到c小调的变化。随后钢琴独奏加入,与乐队一道呈示、发展和再现主题。华彩乐段时而激烈如风暴,最后从一连串的颤音走向最弱。E大调的第二乐章以平静庄重的钢琴独奏开始,乐队的加入并没有破坏钢琴营造的冷静气氛:在弦乐的拨奏下,钢琴奏着颤音与长笛和巴松管对话互动,直到乐章走向最弱。然而贝多芬不忘在乐章最后以一个极强的和弦给听众惊喜。第三乐章是快板节奏的回旋曲,充满着欢乐和光亮,临近尾声回旋曲主题被重组成为一段漫不经心的曲调,将整部作品活泼灵动地收束起来。

上海歌剧院院长 著名指挥家、钢琴家家许忠

  下半场演出的是贝多芬最后一部,也是西方音乐中最伟大的一部交响乐作品——第九交响曲“合唱”。作曲家开创历史,首次在交响乐中加入合唱——第四乐章的唱词取自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上海歌剧院的独唱演员与合唱队以明亮的嗓音和高亢的热情诠释了这部作品凝聚人心的力量。去年正好是贝多芬逝世190周年,第九交响曲也在国内轮番上演,由加拿大籍指挥家雅尼克•涅塞-塞甘率领费城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便是很好的例子。他曾在受访时表示,由一位加拿大指挥带领一支美国乐团与中国的独唱演员和合唱团合作来演出这部德国作曲家的作品,这本身就很好地说明了这部交响乐能把世界人民团结起来的神奇魅力。而本场的指挥许忠先生也想通过此曲的演出表达相同的观点——这是对世界和平的歌颂,这是对人类友谊的礼赞——这样积极正面的讯息在如今被愤怒和仇恨裹挟的世界舞台和国内社会显得尤为迫切与宝贵。在风驰电掣般的交响乐音中, 在排山倒海般的合唱歌声后,讲堂的观众厅爆发出长达十多分钟的掌声与喝彩。

交响与合唱的完美碰撞

  随着当晚演出结束,“上海歌剧院演出周”正式落下帷幕。这份来自南国的礼物浸渍着艺术家们旅途的艰辛和排练的汗水,传承着古今中外音乐人的艺术火种和人文精神,表达着对人类和平与社会和谐的美好希冀,在百廿的北大上演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和启示——纵观历史,北京大学始终都是中国社会的“第九交响曲”;放眼未来,北京大学定会努力谱写自己的“第九交响曲”。无论是音乐的创作,抑或是高校的建设,怀疑与指责或可激起一时的噪声,扰乱人心,蒙蔽思想;但唯有毅力和创新才能造就永恒的乐曲,使人明志,促人奋进。

  编辑:梅笑晗

  摄影:姜南

友情链接


     关注讲堂微博


     订阅讲堂微信

北京大学会议中心讲堂管理部 维护支持
售票时间 上午9:30 - 13:00 下午15:00 - 19:30 活动咨询电话:010-62768588 62752278
Copyright © 2021 pkuhall.pku.edu.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