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下午,国际学生学者美育基地艺术课堂“跨越舞台,探秘心灵”在百周年纪念讲堂202会议室举行。本次艺术课堂由北京大学会议中心讲堂管理部与国际合作部留学生办公室联合主办,特邀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生导师罗锦鳞教授担任主讲人,带领北大青年学子共同探索中西戏剧艺术融合的独特魅力。本次课堂使中外学子对即将在讲堂上演的河北梆子《美狄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艺术课堂现场
罗锦鳞从中西戏剧的历史渊源入手,介绍了中西戏剧在表现手法、舞台形式和文化内涵上的异同。古希腊戏剧具备简洁、庄严、肃穆的特点,而中国戏曲则以写意、象征和虚拟见长,罗锦鳞在进行跨文化艺术创作时注重将二者结合。例如在其导演的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中,罗锦鳞化用写意手法展现人物的失明状态,打破了传统表现手法的局限,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观剧体验。歌队也是古希腊戏剧中特别的存在,罗锦鳞指出,歌队可以发挥介绍背景、烘托感情、表明作者态度、转换时空、装饰舞台画面等不同作用。在认识到歌队的独特地位后,罗锦鳞将歌队引入自己的戏剧创作中,巧妙结合中西戏剧元素,丰富舞台表现力。
罗锦鳞讲解经典剧目
通过对《美狄亚》《忒拜城》《安提戈涅》等经典剧目的图片讲解与片段解析,罗锦鳞展示了中西融合式戏剧在舞台表现、角色塑造及观众互动等方面的独到之处。结合自身导演经历,罗锦鳞分享了许多跨文化戏剧合作的成功案例,让现场师生直观感受到戏剧艺术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潜力与感染力。在互动交流环节,罗锦鳞详细解答了同学们关于中西戏剧融合实践、导演艺术及戏剧观演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学生踊跃提问
河北梆子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的梆子声腔剧种,其唱腔高亢与细腻并存,对众多戏曲剧种、曲艺曲种产生过重大影响。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与北大讲堂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曾在讲堂上成功上演《窦娥冤》《王宝钏》等剧目,受到了北大师生的热烈欢迎。此次剧团带来古希腊悲剧《美狄亚》,将通过精湛的表演和深刻的剧情,再次展现河北梆子的艺术魅力,并为北大的观众们带来一次独特的戏剧体验,进一步促进戏曲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播和发展。
基于“美育面向人人”的理念,讲堂与国际合作部依托“国际学生学者美育基地”建设,已经邀请多位名师为中外学子开设美育课程。未来,双方将继续密切合作,通过多样的活动形式积极推动艺术进校园,丰富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青年学子的审美素养。
摄影:尚士博
编辑:王东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