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剧神话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讲堂经典再现
10月24日晚,经典绍剧神话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在讲堂观众厅上演。该剧由被誉为“江南新猴王”的绍剧猴戏领军人物刘建杨领衔主演,出自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是本次“北大•绍兴文化展示”系列活动不容错过的的精彩一幕。
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早在1960年被摄制成彩色戏曲片上映时便轰动一时,于1961年进京演出后更是被毛泽东、郭沫若等人称赞、题词,传为绍剧美谈,迄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故事情节我们并不陌生,取材于著名小说《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至白骨岭,白骨精欲吃唐增肉,先后变幻为上山送斋的村姑、朝山进香的老妪和老翁,全被孙悟空识破,三次棒打妖魔的故事。唐僧误认悟空**命,怒将其逐回花果山,结果落入白骨精魔爪之中。孙悟空闻得八戒所报,不计前嫌,毅然重下花果山,智灭群妖,救出唐僧。师徒同心同德重登西行之路。
经典绍剧剧目《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此次绍剧演出在尊重原汁原味的经典基础上,“为有源头活水来”,加入现代创新元素,对舞美、灯光、服装进行了突破设计,增加了舞台表现的时空感。如取经路上,丛丛高山,古松险立,云雾缭绕,尽显前路漫漫,险阻重重;白骨精洞穴中幽幽的蓝紫光有神话色彩,似妖气弥漫,蓝旗飘展,怪石嶙峋,显谷深洞幽;舞台节奏也更适应现代生活节奏,情节跌宕起伏,更显紧凑流畅。从白骨精三变巧施攻心计致使师徒恩情断绝到悟空与师傅勘破真相继续取经,波折重重。悟空重下花果山假扮妖精混入洞穴一幕,期间师徒四人的矛盾与冲突益加鲜明,观者随其喜悲,始终兴致盎然。
现场座无虚席
该剧的音乐表达感情充沛丰富,板胡“斗子”激扬高亢,穿插着大锣、大鼓、大钹,更是火爆炽烈、粗犷朴实。曲调则以“二凡”“ 三五七”和“阳路”为主,七字齐言对偶颇有诗词的韵味,又精炼点题。结尾师徒重聚时,在丝竹、吹打牌子及锣鼓演奏下,“山高涧深征途险,西天路上多磨难。师徒同心又登程,誓扫群妖取经还”紧拉慢唱,声音高亢激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被众人指责时唱“任他妖怪诡计巧,金箍棒下命难逃”,节奏急速明快,唱腔悲壮、慷慨激昂。还有通俗易懂的唱白,方言的使用,像“介、侬、伢、哉”等,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因此广受欢迎。
“美猴王”与观众合影
当晚前来看戏的观众,除北大在校学生外,有结队而来的中小学生,有父母陪伴下的稚嫩孩童,有忙中偷闲的中年人,还有热爱戏曲的老人们,男女老少皆看得津津有味,台下不时叫好声连连,这正是绍剧的魅力。嫉恶如仇、忠心为徒的孙悟空,枉发善心、真假不辨的唐僧,憨笨懒惰、滑稽可爱的猪八戒,还有正直无私、任劳任怨的沙僧,永远是鲜活的角色。郭沫若曾感概“僧受折磨知悔恨,猪期振奋报涓埃。金睛火眼无容赦,哪怕妖精亿度来“。无论是神话还是现实,古往今来,对是非善恶的思考与辨别是相似的。
绍剧作为浙江三大剧种之一,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展现吴越文化内涵的重要艺术形式。此次“北大•绍兴文化展示”系列活动在讲堂的圆满成功,在推动绍兴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对于引导当代青年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亦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梅笑晗
照片由演出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