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活动报道

管理服务

嘉宾访谈

记者评论

媒体视角

讲堂公告

志愿服务

合唱团动态

剧团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频道> 嘉宾访谈

歌剧是永远年轻的艺术

——专访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尤泓斐

时间:2016-09-28    张珏    访问量:

  女高音歌唱家尤泓斐对于百周年纪念讲堂观众来说已如朋友般亲切。自2010年起,她连续七年应北京大学的邀请,于讲堂成功举办了二十余场独唱音乐会、众多音乐讲座,以及歌剧《茶花女》和《再别康桥》等,是首位在讲堂举办年度“艺术之旅”的个人艺术家。9月28、29日,中央歌剧院音乐会版歌剧《茶花女》即将在讲堂观众厅上演,尤泓斐将在29日的演出中再次出演女主角薇奥列塔,有着小剧场精装版本的良好口碑,观众厅的表演更令人期待。9月中旬,讲堂记者来到中央歌剧院,对尤泓斐进行了专访。

  从文本到歌剧,铸就经典

  《茶花女》是法国作家小仲马1848年出版的作品,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读后十分感动,立即邀请剧作家改编为歌剧剧本,并在短短6周时间内完成了谱曲。虽然在1853年首演时遭遇挫折,但在2年后,歌剧重装上演,逐渐蜚声剧坛,至今仍是全世界被演出次数最多的歌剧。


讲堂记者采访女高音歌唱家尤泓斐(左)

  能够饰演薇奥列塔这一经典角色,尤泓斐表示很幸运:“人人都喜欢她,我也不例外。作为文学脚本,《茶花女》本身就很有感染力,而歌剧版本更是经典。经典的东西永远是年轻的,有生命力的,经得起流年考验的。”她笑谈,据说当年小仲马与他的父亲大仲马打赌:“你的《基督山伯爵》不一定比我的《茶花女》流传得久远。”当时大仲马还不服气。小仲马的自信很大程度来自威尔第的音乐,他曾说:“五十年后,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了,但威尔第却使它成为不朽。”毕竟,音乐能够一直在生活中传播,在时代中流传。

  与《茶花女》的不解之缘

  《茶花女》与尤泓斐有着不解之缘,她回忆人生第一次接触歌剧,便是在大学时代,观看学姐们毕业演出的《茶花女》片段:“那时候才知道歌剧竟然这么有感染力。她们在台上哭,我就在台下哭。”毕业后来到中央歌剧院,尤泓斐演出的第一部歌剧也是《茶花女》。随后,她将这部作品带到法国演出。《茶花女》改编自小仲马的亲身经历,薇奥列塔原型是曾与小仲马坠入爱河的巴黎名妓玛丽•杜普莱西。尤泓斐在法国演出时,特意去看了玛丽的墓,尽管那里已是荒草丛生,无人打理。


歌剧《茶花女》剧照

  尤泓斐曾多次在讲堂多功能厅上演精装小剧场版歌剧《茶花女》,许多唱段已成为粉丝心中的经典。比如《茶花女》第一幕中的《祝酒歌》,最是广为流传,音乐一响起,大家都会跟着唱。虽然台上用意大利语唱,但旋律是经典的。对于女高音来说,第一幕还有一段被称为“女高音的试音石”的咏叹调《为什么我心激荡》,表现的是薇奥列塔第一次觉得爱上一个人时内心的复杂,每次演出也都获得观众如潮好评。

  对于即将上演的音乐会版歌剧,尤泓斐还是希望观众,尤其是没有接触过歌剧的人提前做好案头工作:“现在网络非常发达,观众在进剧场前起码要知道故事情节,进而了解一下哪段是特别著名的唱段。这样在听的时候就会去主动等待他想找到的结果。我们职业的歌剧演员去看一部新的歌剧的话,也是要做案头工作的,因为西方歌剧的故事多来自欧洲,不是我们自己的故事,所以有必要去查一下了解一下戏剧高潮、经典唱段在哪里,表演中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再看的时候会觉得你跟它离的很近,一点都不陌生。”

  歌剧在中国再不是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多年来,尤泓斐一直坚持进行歌剧艺术的推广普及工作,举办各类普及音乐会、讲座,发起“阳光爱乐”网站等,得到了不少观众的认可,特别是年轻学子的喜爱。尤泓斐常说,最重要的是要把音乐留下来,以好的音乐打动观众。“若干年后,这些观众在和他们的孩子、朋友们提起这部歌剧时,一定是从音乐上记住的。”她认为这无形中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歌剧《茶花女》剧照

  对比歌剧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尤泓斐持乐观态度:“歌剧在国外是平稳向前发展的。虽然有很多人说歌剧是没落艺术,但是我觉得就像一个人一样,有童年、青年、壮年和老年。歌剧也是这样,虽然已经过了最高潮、蓬勃的年代,但能够流传下来成为经典,让我们每代人都能够接受它,就证明它是永远年轻的艺术。我觉得在全世界范围内,歌剧在中国处于最蓬勃发展的时代。现在有许多欧美著名的艺术家都来中国,与国家大剧院合作——可以看出歌剧在中国舞台上已经开始茁壮成长,再不是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歌剧《茶花女》剧照

  尤泓斐讲述自己在国家大剧院观看歌剧的体验:“国家大剧院上演的歌剧已经很具有国际水准了。时代在发展,歌剧即便再是古典的东西,也要和时代相结合,很多高科技手段被运用在歌剧中,整个舞台的设计、理念都跟时代紧紧捆绑,做得非常好。”但是,尤泓斐也强调,歌剧普及工作仍不能停歇。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解决温饱的人,特别是中产阶级,是不断需要艺术的精神补给的。歌剧作为一种瑰宝艺术,恰恰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国外演出市场的运作模式中,很多大企业会对古典艺术的发展予以资助,对照国内,如果有实力的企业家能够关注歌剧,支持歌剧发展,也必将为国家分担很多负担。

  偏爱小剧场,扎实做自己

  尤泓斐在讲堂多功能厅小剧场扎实地做了一场又一场高质量的音乐会。没有观众厅大剧场的富丽堂皇,观众人数也相对较少,但她一直偏爱此道。究其原因,尤泓斐这样回答:“相对于大剧场,小剧场演出更加灵活,比如演《茶花女》,我可以连演两场,《再别康桥》可以连演四场。小剧场不怕小,只要演的场次多,坚持去做,观众人数就会像滚雪球一样,逐年递增。”的确,尤泓斐凭借小剧场演出,在校园内培养了良好的观众基础。他们始终关心着尤泓斐的演出动态,每当有尤泓斐的演出信息发布,票永远都会提前售罄。

尤泓斐曾在讲堂多功能厅上演精装小剧场版歌剧《茶花女》

  “在小剧场演出时感觉大家在一起就像一家人一样,彼此很靠近。演员在台上可以很清晰地看见每位观众,甚至我会发现有些粉丝来了很多次,那种心情是有互动和沟通的,能够给人一种温暖感。大剧场虽然演出的舞台更美,视听效果更好,但距离观众很远,这方面会差一些。此外,在大剧场演出,各项费用的提高最终会增高观众买票的门槛。”正如即将上演的音乐会版歌剧《茶花女》,在尤泓斐看来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既能够让师生观众既欣赏到完整的歌剧表现形式,又能减轻观众和剧团的成本压力。

  已获得众多荣誉的尤泓斐,在评价自己时却仍十分谦逊:“艺术的道路太长了,真的是艺无止境。我一直在学习,觉得自己还差的很远很远,还是要不断提高。就像每一场演出都会有遗憾,都期待下一场会更好。”

  摄影:孟宪鸣 杨晓雨

  编辑:杨晓雨

友情链接


     关注讲堂微博


     订阅讲堂微信

北京大学会议中心讲堂管理部 维护支持
售票时间 上午9:30 - 13:00 下午15:00 - 19:30 活动咨询电话:010-62768588 62752278
Copyright © 2021 pkuhall.pku.edu.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