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晚,俄罗斯导演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执导的电影《盛夏》在讲堂观众厅上映。作为讲堂2018学术放映周的最后一场电影,《盛夏》为观众带来一场前苏联80年代初的摇滚故事。
阳光、海滩、吉他、狂欢……这是摇滚音乐人眼中80年代初的列宁格勒。故事起源于摇滚音乐家Mike及其乐队在列宁格勒“摇滚俱乐部”的一次演出,在演出后的海滩狂欢上,年轻的摇滚音乐人Victor前来拜谒Mike,也和Mike美丽的妻子Natacha邂逅。Mike对Victor赏识、指导和不遗余力的提携,帮助Victor走上传奇的音乐之路。同时,Natacha却被Victor深深吸引,沉溺在这段不该有的情缘中的她备受折磨,却因与Mike“没有秘密”而向他坦诚。Mike明言的信任、微妙的态度,Victor对音乐事业的赤诚,Natacha最后关头的放手……让一切回到正轨,三人的关系得以完整存续。影片最后,事业蒸蒸日上的Victor再开演唱会,Mike夫妇均到现场支持——三人因摇滚结缘,也因音乐圆满。
全片为数不多的完整剧情线之一就是这段三角恋。其实,这段三角恋如若换到任何一个流派的音乐人名下:爵士、民谣或是流行……甚至是任何一个种类的艺术家名下,在观众看来可能并无不同。导演或许想要找到一个切入角度,串起这段时期的苏联摇滚音乐发展历程,但简单的顺序讲述(除了在揭开三角恋那一晚真相的部分使用了倒叙)、直线切换,在叙事上显得单薄乏味了一些。
考虑到摇滚本身的反叛性,导演本可以把剧中的三角恋关系,连同于对时代的唏嘘、政治的讽喻,处理得剑拔弩张。但整部影片都在采取温柔浪漫的方式讲述整个故事,对苏联解体前夕波诡云谲的政治形势提及较简,更用超现实唱段给年轻人开了一扇自由天窗:Mike对后辈关爱有加,对他们尖锐的意见一概包容,Natacha为了Mike和Victor的事业不再和Victor见面,他们身边的音乐人也都团结友善、少有根本的矛盾冲突……这与现实恐怕颇有出入。这或许也会使叙事稍显无聊。但应当看到,导演对于摇滚反叛外表下的人文关怀、精神诉求特性的温和展现,表示出他对摇滚乐殷切的希望。从这个角度,或许能够理解为何电影在“小情小爱”处收尾——摇滚乐发展史上不乏对时代的呐喊、对未来的疾呼,但当我们听音乐,我们更想要知道个体的故事,每一个活生生的音乐人的故事。电影稍显粗犷的叙事下却穿插着无数值得回味的丰富细节,这是其作为传记片得以立足的根本。
但叙事之外,整场电影丰富多元的摇滚唱段,主唱漂亮而富有激情的嗓音,MV式天马行空的呈现方式,甚至不属于摇滚曲风、仅仅出现在转场时的几个和弦音,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叙事不足的缺陷,为电影增色不少。对资深摇滚乐迷来讲,电影就是一场唤醒耳朵的盛宴。值得注意的是,电影中有四段加上彩色动画的超现实唱段:飞舞的泡泡、赫然出现在城市建筑上的太空飞船、雨夜的红裙子、80年代的列宁格勒公交车上骤然开唱的中老年乘客……这些只发生在想象中的疯狂图景,配上讲述人在画面一角偷偷举起的牌子“这没有真实发生过”,颇能让人会心一笑。虽然是一部黑白片,但通过导演对光影的独到处理、流动感的视觉表达,却能让观众真实感受到列宁格勒的摇滚“盛夏”。
不过,温和的表述方式、浪漫的回忆色彩,并不代表电影毫无现实观照。在摇滚人及乐迷看来,摇滚通常是在主流社会之外寻求喧嚣的存在,它们讲生活的喜乐悲恸、讲现实的生存无力,也谈政治的变幻无常、谈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谈一代人的狂颓和希望。但颇有些讽刺意味的是,剧中“摇滚俱乐部”的女经理人说道,“我们建立摇滚俱乐部,正是为了向青年宣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而借此批评Victor的歌词过于“颓靡、平凡”,缺乏“坚强、正直、积极的主人公形象”,以至于Mike团队不得不曲解歌词的意思,以便让歌“过审”。而在“俱乐部”舞台上的Mike激情演出时,激动的人们起立舞动的欲望却被保安们压制,被认为是“危险”的因素。纵观全剧,电影对摇滚精神内核有些许提及,并颇能激起一些波澜,不过讨论并不是十分完善与深入。
总的来说,细节丰富而叙事稍弱、画面美妙而音乐隽永,《盛夏》是一部非典型的音乐人传记电影。盛夏光辉绚烂,却生命短暂。摇滚乐有过光芒万丈的盛夏时刻,却也很快迎来沉寂落寞的寒冬——不只是在苏联,也不只是在上世纪80年代。热爱摇滚的音乐人和乐迷对它充满希冀,摇滚也在独立精神和大众认知中寻求平衡。电影《盛夏》温和节制的呐喊,或许正是在大众视野下对摇滚精神低调而关切的呼唤。
编辑:梅笑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