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活动报道

管理服务

嘉宾访谈

记者评论

媒体视角

讲堂公告

志愿服务

合唱团动态

剧团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频道> 记者评论

《地球四季》:天地苍茫 万物与共

时间:2016-10-09    邓涵朵(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16级本科生)    访问量:

  10月6日晚,由世界顶级纪录片导演雅克•贝汉执导的电影《地球四季》在百周年纪念讲堂观众厅上映。这部着力展现地球自然生态两万年变迁的纪录片佳作,在短短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内,以巧妙独特的视角和充满诚意的制作,带给观众无限的惊喜和感动。

  本片作为雅克•贝汉导演“天•地•人•海•时空”自然系列五部曲的收官之作,从“时空”的角度刻画出地球生态在两万年内的历史变迁。影片从冰河时代结束、大地回暖说起,记录了欧洲大陆温带森林七次的四季轮回,每一次里人类活动的痕迹都愈来愈明显,直至最后,人类逐渐占取支配地位,野生动物被迫撤离,原始森林变为了耕地、教堂、战场、城市……

  电影的前半部分,重点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灵动。“动物是最好的演员”,影片从动物的视角出发,不动声色地讲述一个个有关生存与繁衍的故事。这当中有宏观的叙事:严寒冬季的冰山雪原、融融春日的万顷碧波、秋雁南迁的层林尽染……它们从地球的尺度展现冬夏轮回的波澜壮阔。也有细致的描摹:母鹿产仔、豚鼠打洞、雏鸟学飞,这是生命之初的欣喜;雪狼觅捕、群马逃奔、枭鸟偷袭,这是弱肉强食的残酷。自然是一部看不完、说不尽的电影,她的每一帧镜头都值得细细品味。这一部分的旁白极少,只用美不胜收的画面和澄静悠远的音乐,让观众体会对自然的仰慕和敬畏。


  数千年的一成不变突然被打断。从棕发小女孩将骨头扔给雪地中觅食的狼开始,驯化和狩猎,就标志着人类对森林的全面进攻。从人类社会的角度讲,这是一次伟大的农业革命;而在动物看来,这是领地的丧失、家园的消亡。电影中巧妙埋伏了多条线索:小鸟欢饮的山泉变为了喷泉,老鼠啃啮的坚果变为了谷物,动物们嬉闹畅游的场所由山林变为了田野。这些体现时间变迁的线编织在一起,无声地展现了自然边界的退缩和人类世界的勃兴。和文明一同降临的还有战争,炮声隆隆,毒烟弥漫,森林的黄金时代一去不返。

  从画面呈现来看,导演在展现人类活动的影响时力争全面和客观。然而,也许是对现今人地关系的深深忧虑,和雅克•贝汉前几部自然系列的纪录片相比,本片后半部分的旁白稍显得直白。或许,本可以换一种方式,将旁白让位于画面和音乐,用克制的笔触引发观众更深邃的思考。或许,人类已经迟钝至如此地步,非振聋发聩,不可撼醒灵魂?


  作为讲述自然世界故事的纪录片,电影在构思的紧凑性上不失高水准。季节的更迭通过鸿雁的振翅南飞暗示;七次的轮回中人类活动的分量逐次增重,以此展现人类社会进程对原始生态的种种改变;对麋鹿、狐狸、雪狼等动物在不同时期的追踪,作为多线并行的结构,参与影片立体构架的编织。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几次觅食追捕行动。最初的镜头,是桀骜的野马用劲蹄吓退围猎的雪狼,是雪地落单的小鹿在狐狸的偷袭下束手就擒;后来人类入席,我们看到的,是麋鹿在猎狗和人类的围捕下无处可逃的孤独,“狡猾”的狐狸被陷阱困住后绝望不解的眼神……每一次的捕猎,似乎都在延续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却又因为人类的加入,一次次改变原本和谐平衡的生态。当我们欣赏那一帧帧极具音乐性和镜头感的画面时,是否也能读懂那背后的意味深长?


  幸运的是,随着思想的进步,人类如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对自然生态的保护。然而,在如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尚在蹒跚学步。《地球四季》以它的赤子情怀,提醒我们以敬畏之眼注视造物主赐予的一切——宇宙浩渺,天地苍茫,唯有地球生灵,亿万年休戚与共。

  编辑:张珏

友情链接


     关注讲堂微博


     订阅讲堂微信

北京大学会议中心讲堂管理部 维护支持
售票时间 上午9:30 - 13:00 下午15:00 - 19:30 活动咨询电话:010-62768588 62752278
Copyright © 2021 pkuhall.pku.edu.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