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影有很多,但是电影上映距离真实事件发生时间如此之短的确少见。也正是因为如此,相信绝大多数观众对影片的剧情都有一个基本了解,这也给剧情的展开与呈现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用已知的剧情为观众带来不同或者说意料之外的感受。在观影之前,观众所期待的或许是惊心动魄与紧张激烈,而影片在这方面很好地进行了情绪的舒缓与情境的构建,有助于观众部分跳出之前所了解的基本事实,进入到循序渐进的剧情之中。
《中国机长》剧情推进颇为自然,无论是登机之前的准备与铺垫,还是人物关系的交代与细小矛盾的触发,都没有过于刻意,能够让观众有一定的代入性,很好地缓冲了观众的紧绷情绪。导演想要呈现给观众的除了真实还原当时情境、让观众体会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外,也希望观众借由这部影片让观众更加了解民航运营体系背后无数人的默默付出与一丝不苟的精神。
影片在最开始对人物关系的铺陈起到了一定的调节影片节奏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人物关系过多,没有办法一一详细交代,这也是本片被一些观众诟病的原因。但在笔者看来,对于人物关系的交代更多起到了增强代入感的作用:用很多生活化情景的并列,让观众相信这就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机组,而它是由一个个平凡的个体组成。与此同时,影片对乘客和机组人员群像的刻画没有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通过三言两语,看似轻描淡写地给观众传达了一种隐约感受——虽然他们都是平凡的人,但是“静水流深”,每个平凡人背后都可能有一段波澜起伏的故事。在这样紧迫的生死关头,无论是在平复乘客情绪后轻轻抚摸手上戒指的毕男,还是那位想要去再见一眼阴阳相隔战友的老兵,亦或是其他的乘客与机组人员,都会引发我们去探求他们背后故事的愿望。我们会想到毕男之前艳羡的表情,会想到那位老兵怀揣着那张旧照片,但是我们无从知道更多的细节,了解的只有这些蛛丝马迹、这些零零散散的片段——但这才是生活本身的模样。
但整体而言,电影还是非常值得走进影院观看,值得去感受那份“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不同体悟。
编辑:张珏、张曼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