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22日晚,电影《头号玩家》在讲堂观众厅上映,同样的座无虚席,电影结束后同样的掌声雷动。我想观众致敬的不仅是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创造的梦幻般的电影世界,还有他作为电影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不知为何,在网上看见了众多打着寻找“彩蛋”的招牌为《头号玩家》大造声势的报道,不免感到有些滑稽可笑,但稍微一想的确也在意料之中。想必那些孜孜不倦地寻找电影中“彩蛋”的人定不是为了看电影而看电影的,他们仿佛真的幻化成了电影中的IOI军团,即便是不受人操控,也已经迷失了自我。在观影过程中,倒是很少听到观众在看到所谓“致敬经典”的彩蛋后发出的欢呼声,可是这一点也不妨碍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领会电影的内涵。我更愿意把电影中向经典致敬的片段称为“典故”,正如中国古代骈文在词句方面讲求的“用典”一样。好的“用典”是清通的,仿佛流水中细小的鹅卵石,只会给观者造成一定的阻碍,而不至于让他们产生不愉快的观赏体验,因而能够锦上添花。所以说,这才是斯皮尔伯格功力的体现,无论身处哪一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进入这个透过VR视角去描摹刻画的电影世界。
再回到电影本身的叙述。《头号玩家》的时间设定在2045年,反乌托邦社会和经济结构逐渐崩溃,资源的失衡和贫富差距的扩大使得逃避现实成为风潮,虚拟游戏犹如一针迷幻剂,人人沉迷于一款名为“绿洲”的VR游戏。现实世界是灰色黯淡的,“绿洲”里的世界是缤纷绚烂的,而往来于这两个世界中的人们是沉醉迷狂的。然而不同于《黑客帝国》中反抗虚拟的讲述,年轻的网络黑客尼奥在发现看似正常的现实世界实际上是由一个名为“矩阵”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控制的之后,毅然决然地和同伴走上了抗争矩阵的征途。“绿洲”里的人们则安于哈利迪创造的游戏世界,甚至想用寻找“彩蛋”获得的奖金去弥补现实生活的困窘,实现自己的愿望,完成在现实中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绿洲五强”中的每个人,也都是社会的边缘群体。
“我不知道怎么跟别人交流,我一生都在害怕现实,直到我得知自己快要死了,那时候我才意识到,即便现实再令我恐惧、令我痛苦,但是也仅有现实中才能让我吃顿好饭。”尽管哈利迪在电影里表达了向现实世界靠拢的意愿,但是虚拟世界并不是他想要废除的。没错,现实是真的,可是虚拟就一定是假的吗?韦德•沃兹不正是从“绿洲”里获得了现实世界的爱情、友情,靠游戏中那个“帕西瓦尔”的角色成长起来的么?张爱玲在《童言无忌》中提到,“像我们这样生长在都市文化中的人,总是先看见海的图画,后看见海;先读到爱情小说,后知道爱;我们对于生活的体验往往是第二轮的,借助于人为的戏剧,因此在生活与生活的戏剧化之间很难划界。”生活和戏剧化分不开,也必然和虚拟交错纠缠在一起。可以注意到,在电影中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本来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但是第一次交汇却发生在韦德对阿尔忒弥斯动了真情的那一刻,他的真实身份被科技巨头IOI的管理者诺兰得知,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实际上,通过该电影巧妙的设置,观众很容易感受到其中展现的四个时空: 2045年的现实世界、2045年的“绿洲”世界、2018年电影《头号玩家》里的世界以及2018年的现实世界。而2018年世界的人们未尝不是把电影、游戏、文学等娱乐当成了“绿洲”,融入虚拟,并将虚拟带进了现实,将现实带进了虚拟。虚拟不应该被无端地指责批驳,它应该被现实有效合理地利用。因为虚拟本身也能给我们以启迪,那三把钥匙正是最好的写照。然而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怀有对现实的关照,正如斯皮尔伯格曾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对毕业生们说到的:“My job is to create a world that lasts two hours. Your job is to create a world that lasts forever. You are the future innovators, motivators, leaders and caretakers.”从2018到2045,27年的时间,不多不少,且看人类将建成一个怎样的世界!
编辑:梅笑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