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光之下,女主人提议大家交出手机分享秘密。潘多拉的魔盒被打开,当现代生活中人们最依赖的东西被置于众目睽睽之下接受检阅,所有人的秘密、谎言与欺骗,都被无情地撕下了最后的伪装。纵使千方百计地掩盖,在月食的晚上每个人的心都被未知、恐惧与猜忌所吞噬。月食过后,一切似乎都重归平静,大家又穿上完美的伪装,重新扮演着完美陌生人的角色。
影片以室内话剧的表现形式,三对处于各个婚姻阶段的伴侣、一个宅男,用七个人之间的戏剧冲突给予观众强烈的情感冲击。手机俨然已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把生活的太多太多都寄托在这个越来越小的盒子上,上交手机,无疑意味着卸下武装,暴露出人性最柔弱的部分。我们之间的关系,真的经得住这样的冲击吗?为了保存自己可怜的隐私,我们是否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影片对于现代人对手机的依赖与朋友间隐私的问题进行深刻的讨论,对于现在的我们有着很强的启示意义。
《完美陌生人》是豆瓣口碑佳片,但其实有着珠玉在前,观看前笔者对本片并没有充满着期待与惊喜感。突出人物戏剧性冲突的同类型电影很多,从巨匠英格玛•伯格曼的《呼喊与细语》、罗曼•波兰斯基的《杀戮》到近年来的颁奖季佳作《八月•奥色治郡》《酒会》等,不论是中产阶级危机、家庭纷争还是婚姻情感等话题,都在这些极富张力的电影中得到了主题的表达。但《完美陌生人》给笔者带来了很多惊喜,一方面,它在戏剧冲突中没有沦为苍白的说教,而是很好的升华了个人价值、婚姻家庭等多个议题;另一方面,电影没有为了凸显出张力而刻意设置冲突,而是自然地在温情表达与诙谐幽默中流露升华主题,更让观众体会到主题的深刻性。
影片以话剧形式布局,以女主人家中举办的宴会作为背景,开场只轻轻几笔,就勾勒出女主人一家以及五位客人的性格特点。接下来,电影主要采用人脸特写对焦拍摄的镜头语言,将剧情的发展在人物的神情切换中很好的表达出来。月亮是影片反复出现的一个意象,从一开始满月时的一片祥和,渐渐到月食时互相猜忌的紧张气氛,再到最后恢复满月的重归平静,每一次月亮的特写都将剧情推动到新的高度。全片的紧张气氛从一开始客人在车上的暗自讨论就埋下伏笔,到之后女主人提议上交手机更是奠定了基调,最后的平行结局才结束,短短的90分钟让观众屏住了呼吸。每一次有新的信息或者电话,都是对七个人之间友谊的一次严峻考验,最后七个人在手机信息曝光的压力下,从完美的陌生人变成了最熟悉的仇人。
一开始交流的信息与电话,多数都是看似无伤大雅的内容,不过已经为之后的冲突埋下了伏笔。例如佩普之外的三位男士都被相约踢足球而佩普没有收到短信,就已经能窥视到他们之间友谊的裂痕,也为之后佩普的彻底决裂做足了铺垫。全片冲突开始走向高潮,是在大家出来赏月,月食开始时的合照时刻。比安卡提议带手机来自拍恰恰酿造了悲剧的开始,悲剧的高潮更是源于两位好友交换手机的举动,佩普的价值取向瞬间被莱勒曝光在聚光灯下,莱勒的欲盖弥彰更是让人唏嘘不已。最后在一件件真相大白于众之后,七个人之间的友谊似乎已经到达了无法挽回的尽头。
导演在影片最后给我们带来了十足的惊喜。如果说之前的戏剧冲突只是源于剧本设计,而在电影语言表达上显得有些单薄的话,最后的平行结局设置则是令人大开眼界。在丈夫下楼追回比安卡的瞬间,月食消失,一切在平行世界中都回到了原点,大家没有共享隐私,也就维持着完美陌生人的关系。卡洛塔继续喝着酒,佩普继续在三位好友的伪装下被球赛孤立,他们也继续商量着下一次聚会。观众不禁会感叹而唏嘘不已,是不是有时候保持距离,才是维系友谊的先决条件呢?当隐私被共享,友谊被撕下了一切伪装,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脆弱而单薄,不如继续做着完美陌生人吧。
影片除了戏剧效果,还有很好的温情流露。男女主的婚姻在女主人出轨和女儿的教育问题的风口下显得岌岌可危,男主角去看心理医生的努力尝试,以及众人面前对女儿的谆谆教诲,都体现出男主为挽救感情去做出的努力,深情表白令人动容。卡洛塔在误以为得知丈夫的不忠之后去阳台赏月,看到对面夫妻的白头偕老,流露出羡慕的神情,也许她在温馨的画面中感悟到感情关系中双方需要付出的理解与包容。这些不经意的温情时刻,与戏剧冲突一起构成了影片主题的升华,很好的探讨了关系中隐私与包容的问题。另外电影少用配乐,主要通过特写的表情变化来渲染情节发展,只在戏剧冲突最高潮与真情流露时才辅以背景音乐,这样的设计增加了剧情的紧张感,让观众全神贯注在剧本的起承转合上。
最后月食消失了,七个人又回到了原点——完美陌生人。不过我们的生活中一切都能找到替代的平行结局吗?影片给我们最大的思考就是该如何平衡现代生活中隐私的问题,没有了隐私,所有关系都显得弱不禁风,我们究竟是应该坦诚相待,还是做保持距离的完美的陌生人,电影用开放的平行结局引发笔者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