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活动报道

管理服务

嘉宾访谈

记者评论

媒体视角

讲堂公告

志愿服务

合唱团动态

剧团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频道> 记者评论

《光》:“理解赫兹”是最和谐的亲情频率

时间:2020-11-23    樊亚茹(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    访问量:

  11月20日晚,电影《光》在百周年纪念讲堂观众厅上映。影片根据导演郭修篆与哥哥郭修锴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弟弟陪伴孤独症哥哥成长的故事,兄弟俩有争吵有矛盾,但爱终归能融化所有的偏见和误解。

  “我叫文光。”

  “我很善良,乐于助人。”

  “有的时候我会看起来有点奇怪。”

  “因为我有自闭症。”

  导演郭修篆的电影《光》既是一部给哥哥的献礼亲情片,也是一部自传式的家庭温情回忆录。面对同时患有自闭症和学者症候群的哥哥,电影《光》的出发点不仅仅是对“音律天才”的传奇式讴歌,更重要的是带领我们跟随当事人的视角,以家人的姿态近距离感受一种特殊的亲情。当至亲“自我封闭”“行为怪异”“无法靠近”时,如何去接近、体察和关怀?或许正如影片传达的主旨一般——理解,是解开家人之间心结最永恒的出路。

“从今天起你要做哥哥了”

  “自闭症”是影片想要直接探讨的话题。每一个自闭症儿童都是不被理解的星星,因为我们暂时没有找到与他们产生共鸣的方式,所以他们看起来“怪异”,而同时,他们也孤独。

  同每一个校园里的小伙伴一般,弟弟小时候总是会笑话哥哥的“愚蠢”,直言不讳地骂道:“你个白痴。”也许7岁时站在门背后放肆嘲笑哥哥种种“傻子行为”的弟弟不会想到,20年后的他会因为酒吧老板娘一句“你弟弟是个白痴”而愤怒不已,和对方争执不休甚至差点大打出手。

  是时间改变了一切吗?还是成长让这个男孩懂事?

  或许,母亲在病床上用尽生命最后力量的嘱托,让一个男孩成长为男人。

  “从今天起,你要做哥哥了。”这句话钟鸣般震荡在弟弟的脑海中。在家人的世界,离开也意味着一种延续,或许,亲情从来不会消失,只是转移。

 “真正绑住的是你自己”

  母亲离世后,弟弟承担起照顾哥哥的重责艰辛度日。照顾一个自闭症患者需要牺牲太多:爱情、工作、事业,或许未来的家庭亦逃不脱。

  弟弟何尝没有怨言。当看到哥哥一次又一次地“不听话”“惹麻烦”时,20多年的委屈火山一般爆发,弟弟如同父亲一般打骂哥哥。这样看似“僭越”的行为背后,“颠倒辛酸”怕也只有当事人能体会。

  也许每个人都曾有认为家人是绊脚石的时刻。就像在《寻梦环游记》中,主人公小男孩认为家人阻碍了自己的音乐梦,因而毅然决然离开家庭去“追寻自我”,直到处处碰壁时才意识到,家人是自己最坚实的后盾。

  《光》中亦是如此。朋友开导处于人生低谷时期的弟弟:“或许,不是文光绑住了你,真正绑住你的是你自己。” 

  《小偷家族》中曾提到,家人是一生的羁绊。或许这羁绊从来都不是你前行的阻碍,自我偏执与不理解才是。

“我从没有试着去理解他” 

  文光是个找不到工作的“笨蛋”,可他对音频赫兹有着惊人的音感。从价值7000元的玻璃碗到垃圾堆中翻找出的最小赫兹的口径杯,文光试图通过敲打杯子发出声响与世界沟通。种种行为在外人看来都是难以理解的,但这是一个自闭症患者第一次找到与世界共鸣的方式。就算所有人都不理解,但是作为家人、作为文光唯一的弟弟,如果都没有办法去理解哥哥,那么文光这颗星球何时能被点亮?

  幸好,导演就是当事人,天才的绝对音感和自闭症的特立独行被全方位呈现。更重要的是,电影让“家人之间的理解成为每一份亲情守护的出发点”这一主旨被润物细无声地点亮。

  或许恰恰是因为家人是我们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这部电影触发了我们的泪点,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影片最后,误会解除时弟弟愧疚道:“我从来没有试着去理解他。”理解自闭症患者眼中的那个“多彩”世界,理解学者症候群怪异行为背后的惊人能量——理解是让我们心灵相通的钥匙。正如文光最后奏响的那首钢琴曲一般,恰恰是家人的爱和关怀下的“理解赫兹”谱下了最和谐的亲情频率。

  编辑:张珏、张曼罗

友情链接


     关注讲堂微博


     订阅讲堂微信

北京大学会议中心讲堂管理部 维护支持
售票时间 上午9:30 - 13:00 下午15:00 - 19:30 活动咨询电话:010-62768588 62752278
Copyright © 2021 pkuhall.pku.edu.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