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从远处驶来又离去,多年后终于在家乡重聚的两人走向一切开始之前的教堂。教堂的荣光已逝,两个人义无反顾地完成了一场只有彼此作为见证人的婚礼,在荒芜的废墟中,他们握紧彼此的双手,完成爱情的宣誓。
《冷战》围绕维克多和祖拉的爱情展开,在冷战时代背景的设定下,两个人的恋爱似乎注定是一场悲剧。从波兰到法国,转辗意大利和南斯拉夫,两个人在一路上追求自己艺术家身份的认同的同时,书写着他们的爱情故事。偷渡回到波兰,历经十几载跌宕最终刑满释放的Wiktor找到Zula,在小教堂里为他们的爱情长跑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影片的结尾实在太美好,在教堂的宣誓之后,影片出现“献给我的父亲和母亲”的字幕,导演帕夫利科夫斯基讲84分钟的讲述戛然而止,留给观众太多的回味。
电影在71届戛纳电影节中斩获最佳导演奖,帕夫利科夫斯基在《修女艾达》大放异彩之后的又一部黑白电影里,再次向我们展示了他娴熟的调度与构图技巧。黑白色为基调还原历史的真实性,不免让人联想到《辛德勒的名单》;1:1.33画幅有限空间里,将人像特写下沉,油画般的镜头,每一帧都如此精美;碎片化的极简叙事风格,将台词和故事性压缩到最小;克制的表达和镜头语言,让观众沉浸在画面中,收敛的情感在影片最后一刻达到共鸣而爆发。
短小精悍的电影里,帕夫利科夫斯基用音乐来承接故事的发展和时空的转移。Wiktor本就是因为艺术剧团招新而相中Zula的才华,并一手发掘她成为当红的表演艺术明星。Zula和Wiktor对于自我艺术追求的探索,和欧洲冷战局势的历史发展遥相呼应,成为了电影叙事的两条线索。他们的爱情,在艺术的土壤上萌芽,在历史的夹缝中生长。每次相见,都是以音乐作为引子,Zula的民族艺术团表演曲目的变化,暗示着波兰政治倾向的微妙转移;Wiktor在日蚀酒吧中唱的歌,和Zula一起灌制的专辑,在追求自我艺术价值的同时,Wiktor探索着他们的爱情。
影片故事性最强的部分,大概是前1/3的时间里,Wiktor和Zula在歌剧团中的情节。短短的二十多分钟,却从选角到训练,从表演到约定远走高飞,导演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用最简化的语言表达,书写最丰富的历史故事。碎片化的剪辑之下,导演吝惜的特写镜头用的恰到好处,Zula的几次排练;表演时斯大林人像旗帜缓缓升起;坦白告密之后Zula在河中仰泳的场景。只重描几笔,却比同类型影片《芳华》的歌舞升平要深刻的多,冷战初期格局的高压政策,集体主义文化的渲染,在导演稍稍伫足的摄影机下都显得一目了然。导演着力刻画的在冷战特殊时期的爱情,也就有了历史的合理性。从画面的精美、结构的精巧到立意的深刻,《冷战》仅用了《芳华》整部电影1/5的时间,就蕴含了更深远美好的内容。
然而,笔者认为《冷战》作为电影,有着内在难以调和的缺陷。诚然,这部电影从结构和立意上做的都堪称完美,但笔者认为《冷战》最大的缺点就是影像的不完整性。正如有些影评人戏谑的,这似乎成了一部命题作文的PPT展示和表达。极简风格和碎片化处理带来的,就是作为电影本身特性的缺失。如果说观众尚能在寥寥几笔中窥见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那么整个故事在碎片化的表达中显得凌乱而琐碎,克制的表达缺乏情节的铺陈,使得感情略显突兀。而电影本身内在的承接影像与时空流失的特性,在这部《冷战》中也完全缺失,如果对比联想到50年前阿伦•雷乃和玛格丽特•杜拉斯在《广岛之恋》中带给我们的叙述方法,同样是战争历史背景下寻找爱情的故事,阿伦•雷乃却用意识流的语言立体化了影像结构,让我们在光影间体会到电影的艺术美和创造性。
“为什么不跟我一起离开?因为我觉得这行不通。”在冷战的特殊时代,爱情也只能屈从于历史的进程,帕夫利科夫斯基用精美的镜头语言,在黑白影像中完成一次对父辈的爱情故事最好的致敬。
编辑:梅笑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