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活动报道

管理服务

嘉宾访谈

记者评论

媒体视角

讲堂公告

志愿服务

合唱团动态

剧团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频道> 记者评论

《青年马克思》:“重要的是改变世界!”

时间:2018-08-16    莫凡妮(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7级博士生)    访问量:

  由哈乌•佩克执导的影片《青年马克思》截取了1843年-1848年间的马克思生活片断作为表现对象,这五年是马克思人生中非常关键的五年,正是在这期间,马克思跟恩格斯相遇,两人共同谱写了一段动人的伟大友谊;同时也是在此期间,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不断成熟,体系不断完善,并最终被直接与当时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相结合,影片伴随着1848年天才激情的《共产党宣言》之发表结束,这让观众们意识到:共同起草《共产党宣言》时,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还非常年轻——马克思才29岁,恩格斯才27岁。影片中很多关于马、恩生活情景及细节的描写,能够很好地改变人们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刻板印象,形成自己的感悟、判断和认识。

激情好斗的热血青年马克思

  电影一开始就塑造了一个喜欢跟人争辩、不断反驳别人,并且激烈的表达着自己思想的马克思。这个镜头表现的,应该是1843年秋天,马克思跟鲍威尔在青年黑格尔派中的论战。

  用“热血沸腾”来形容马克思毫不为过,不仅像影片中反映出来的那样,马克思的激情好斗在其文章中也深有体现,行文中的马克思常用极致的、不留余地的表达,好反讽,即使幽默的文字细想时让人感到辛辣的批判。如《共产党宣言》从其“幽灵”的开头便让人感到害怕——“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通读全文,其极具鼓动性的文风及其对暴力的公开宣扬,更让人感动震慑,“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马克思在当时公开宣扬暴力有如后来弗洛伊德公开宣布“欲望”一样震动时代。

  1836年秋,马克思从最初就读的波恩大学转入柏林大学,便是因为波恩时代的他血气方刚,如同一匹不受约束的烈马,时常喝酒打架,其父亲为了让他能够受到一些好的熏陶和影响,才花大力气将他转学到当时欧洲学术中心的柏林大学。1836年的柏林跟巴黎伦敦相比是落后的,但是不落后的是柏林大学,就学风而言,当时欧洲的其他大学跟柏林大学相比都只算酒馆,转入柏林大学之后,马克思果然深受其浓厚哲学气息的熏陶,深深陷入阅读、思考和哲学中。那时候柏林大学的前任校长便是黑格尔,当时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是柏林大学学生人手一本的必读书目,马克思深深被黑格尔的哲学所吸引。马克思在当时尘土飞扬的柏林街头乱逛的时候,盯着橱窗里面的鞋子和衣服的特殊价格标签发呆,发现物品的价值像它们的灵魂一样各具特色,并且,马克思像识破了惊天秘密一般地发现:人们不仅不能支配这些物质,反而被这些鞋子和衣服所支配——不是人支配物,而是物支配人!他想起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第一章谈的是人对物支配是自由的基础,是人类解放的过程,但却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情况与其相反,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写就了《<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批判》。

  1841年马克思从柏林大学毕业后很快凭借自己的才华和激情成为《莱茵报》的主编,然而却因为他撰文批判当局的普鲁士国家而被迫停刊。另外,属于激情型的天才马克思从来都不是按规矩出牌的人,电影中通过卢格之口透露出马克思从来不按时交稿,有严重的拖延症,字迹潦草,透露出一种天马行空的狂躁,几乎除了燕妮之外很难有人能辨认,因此长年以来一直是妻子燕妮给他誊抄手稿,然后再交与印刷厂或者出版社。燕妮很高兴丈夫有恩格斯这样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对他们的事业充满了无限的支持、倾注了无限的希望,出于对丈夫的了解和关心,她对恩格斯说:“你们去哪里都好,别让他太兴奋”,这一点也从侧面说明了马克思是那种特别容易兴奋、容易激动,能量无限的人。

  恩格斯在总结马克思一生的时候写到:“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

含着金汤匙的恩格斯

  紧接着,电影的镜头从德国切换到英国,切换到恩格斯家位于曼彻斯特的纺织工厂。一位工人因为工作过于劳累,在睡眠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操作机器不幸被切断了手指,工人们纷纷要求工厂主聘请医生,救助不幸的受伤工人,可是工厂主在这样的时刻最关心的却不是工人的死活,而是机器维修的昂贵费用。

  “我们的手指不过是机器的一部分!”工人激愤不满地抗议着,影片借工人之口生动地表达了马克思理论体系中非常重要“异化”概念的重要方面——人被物支配了,工业社会中人不过成为了机器的一部分,是机器的延展而已。

  工人一抗议,工厂主们就以“失业”威胁他们,面对失业的压力,工人们突然沉默了,只有一位激进的纺纱女工将斗争坚持到底,脱下了工装,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人群,离开了工厂,另外一位女工(应该是她的妹妹),也跟着离开。这一激进斗争的女工后来在电影中被刻画为恩格斯的恋人和终生伴侣玛丽,她始终充满着反抗和斗争精神,不但帮助马克思、恩格斯跟“正义者同盟 ”取得联系,在影片接近尾声两对革命夫妻碰面时,她说的那番“I have to fight, if fight, I have to stay poor(我必须斗争到底,为了能够保持这种斗争精神,我需要保持贫穷)”让燕妮都深受触动。

  工厂事故发生的当天,原本只属于贫苦工人聚集的一家爱尔兰小酒馆里出现了一位金发碧眼、衣着讲究,系着金怀表的英俊青年,他就是四处走访工厂和贫民窟、企图了解当时英国工人真实生活状况的青年恩格斯。面对这样一位似乎出现在了错的时间和地点的人物,爱尔兰酒吧里的工人们以为恩格斯是来拿他们寻乐子、来嘲笑挖苦他们的,哄闹中当场将他揍打昏厥过去。

  就是恩格斯这些忤逆着大资本家父亲意志、还不断遭受到无产者怀疑的亲自走访工厂、贫民窟的经历,让恩格斯收集到第一手资料,写成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调查》,也正是这本在当时颇具影响力的著作,成为马克思能够消除对恩格斯这位“系着金纽扣整日无所事事的富家公子”偏见的第一原因。电影中,当马克思因为经济困难前来向卢格索要拖欠的稿费时,在卢格的客厅里遇到了衣冠楚楚的恩格斯,恩格斯读过他在1843年夏所作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赞扬其为天才,马克思也对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调查》予以了充分的肯定,两人“伟大的友谊”正式拉开序幕。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恩格斯便是拥有着这般与众不同、高贵突出的自觉精神,他代表着资产阶级内部的一种“自我批判”的力量——作为当时社会的利益既得者,他不但没有去维护巩固自己阶层的统治地位和利益,而是对自己所处的大资产阶级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恩格斯大工厂主富家公子这样的出身自然会让无产阶级在一开始对他非常不信任,当他们首次跟正义者同盟取得联系的时候,同盟的代表人对他们的第一个诘难则是:“你们亲自经历过贫穷、监禁和驱逐么?”而恩格斯抵挡着多方面的压力,坚持着自己崇高的事业,他希望世界上人人都能自由发展,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

  恩格斯很早就在其被马克思称为“天才大纲”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分析过当工人们面对“失业”压力时的哑然失声的深刻原因,当时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便是弱肉强食,工厂不断被兼并,大量失业人口出现,很多人被无情抛出了市民社会,残酷的竞争让人无家可归,《共产党宣言》中甚至表达了“无产者比奴隶更可怜”的观点。其实,“失业人口”是当时社会出现的新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当时社会上兴起了很多对此现象的解释和相关提议,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大纲》中指出“失业”其实是这样的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种必要前提,有“失业”才会有竞争,竞争不仅可以让工人们更卖力工作,而且可以无限度地压低工人们的工资,这样的“竞争”在当时导致了道德的沦丧和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果不是源于恩格斯多年对工厂运作和工人生活的深入观察和思考,很难想象他会有如此睿智的见解。

  跟恩格斯一样,马克思同样能进行深刻的“自我批判”,比如作为犹太人的马克思便写过《论犹太人问题》,这篇文章反映了他身为犹太人而批判此身份的倾向。他在文中指出以犹太教为代表的“金钱拜物教”是市民社会的真实精神,并且把犹太人问题归结为为了世俗生活问题,论证了市民生活中互相分离原子式的人自私自利,讲求实际需要的特点。

  恩格斯说:“我一生所做的是我注定要做的事,就是拉第二小提琴,而且我想我还做得不错。我高兴我有像马克思这样的第一小提琴手。”这句经典的关于两个人关系的描述,让人觉得是有了马克思,恩格斯甘做第二。但熟知交响乐的人们知道,这其中有更多的深意。

  第一小提琴手在交响乐团中的位置与指挥是等同的,每次演出出场时,第一小提琴手是整个乐团成员里最后一个上场,并且坐在离指挥最近的位置;开演前,第一小提琴手要站起来给乐队校音,定出音准;演奏期间,第一小提琴手是乐队和指挥交流传递者沟通人。乐队好比指挥用来表达音乐的工具,所以指挥就像一个信息发射源,若没有第一小提琴手,那么所有乐队成员都是信息接受者,但每个人对指挥的动作都有不同的理解,所以一个乐队第一次演奏一首曲子的时候都显得乱七八糟。这个时候,第一小提琴手需要与指挥交流(包括口头交流和演奏时候的观察、互动),确定下来乐队对指挥的理解应该是什么样的,然后与乐队成员交流来统一整个乐队创造出的音乐感情。第一小提琴手需要像避雷针捕捉雷电一样捕捉到指挥的情绪。

  马克思确实像避雷针那样敏感地捕捉到了时代的信息,那么恩格斯这个第二小提琴手是做什么的呢?在交响乐团里,第二小提琴手以伴奏的身份出现,为第一小提琴手合声,他们的工作就是完成那些其他乐器所不能演奏完整的音乐。他们为整个乐队服务,他们做着最不起眼的事情来让整个乐曲能呈现出完美的状态,因此第二提琴手常被用来比喻那些起着次要作用但是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的人。

  所以,恩格斯说出这样的话其真实的含义应该是:马克思的工作和付出是不可替代的,自己虽然为马的生活提供了物资、为马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资料,比如说电影里恩格斯就很认真地建议马克思去读英国斯图尔、亚当•斯密、边沁等人的书,马克思遇到恩格斯之前思考问题的角度基本上是从哲学、政治学、宗教等角度入手,而跟恩格斯接触之后,恩格斯向他提供了从国民经济学思考的角度,如马、恩的经济学观点就建立在对“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上……但恩格斯认为自己的这些角色是可替代的,如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写到:“虽然《宣言》是我们两人共同的作品,但我认为自己有责任指出,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是属于马克思的。”恩格斯类似这样的表达还有很多。

“摩尔”和“将军”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各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外号——“摩尔”和“将军”。

  电影中的青年马克思拥有一头黑色卷发和一脸茂密的络腮胡子,这是马克思外形上典型的特征之一,另外,马克思本人肤色较黑,像南非摩尔人,所以亲近的人比如恩格斯会亲切 地称他为“摩尔”;恩格斯的外号是“将军”,因为恩格斯不仅外形上气质出众,还拥有将军一般的冷静沉着的意志品质,并且他的确参加过革命起义的战争。

  马克思的昵称“摩尔”是否与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有关?马克思是非常喜欢莎士比亚的,如《共产党宣言》中“幽灵”“掘墓人”等意象就跟莎翁的《哈姆莱特》有着很深刻的联系,“共产主义的幽灵”如同里面老国王的幽灵,是一种对当下合法性的质疑力量,在《哈姆莱特》中,如果幽灵不出现,后面的所有故事都不可能发生,其叔父克劳迪斯的政权也无人怀疑。另外,马克思还多次引用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中的台词:“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就可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并指出莎士比对金钱的理解比一个现代的德国哲学家深刻得多。

  在莎士比亚的悲剧《奥赛罗》里,黑脸的摩尔人奥赛罗是威尼斯城邦雇佣的一个将军,因为受种族限制而显得地位卑微的他,爱上了贵族元老院元老勃罗班修聪明、美丽、大方的女儿苔丝狄蒙娜,明知婚事将不被允许,他们瞒着父母秘密结婚……这样的剧情像极了马克思和燕妮的感情,马克思的妻子燕妮是出生贵族的日尔曼人,马克思在电影里向挚友恩格斯介绍燕妮时说到:“燕妮的姓氏‘威斯特华伦’是德国最高贵的几个姓氏之一”;马克思的家境虽然富足,却因为其为犹太血统而在当时的社会中地位不高,因此他们的感情遭受到燕妮家庭的强烈反对。

  1841年,马克思拿到博士学位,本想以一纸博士论文换得燕妮家人对他们婚事的许可,结果博士学位并没有打动燕妮家人;1942年燕妮父亲去世,两人本以为结合的阻力会小一点,但燕妮的哥哥代表着家庭继续对他们的婚事表示出强烈的反对,影片中马克思对燕妮说:“你的哥哥永远不会接受你跟着一个无神论社会主义犹太人跑了”,马克思跟燕妮才在1843年6月18日结婚,按影片的描述更像是燕妮跟着马克思私奔了。电影中的燕妮关于自己的选择,坚定又幸福地说:“要幸福就要反叛,要推翻旧制度。”她的追求幸福之旅,就是从反叛自己的贵族家庭开始的。

  燕妮不仅成为了马克思事业的得力助手,影片还反映出充满智慧的燕妮很多时候还在不经意间给予马克思很多灵感,如《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即《神圣家族》的原名,按电影的表达就源自燕妮的一句玩笑话。

  恩格斯则对燕妮说过,“这一切都不是我跟马克思两个人的事业,而是我们三个人的事业。”

重要的是改变世界

  影片中,当马克思跟恩格斯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而跑得气喘吁吁时,他突然灵光一现,激动地高声呼喊着:“我想到了!所有的哲学家只是解释这个世界,但重要的是改变世界!”这句话最后也作为马克思的墓志铭被镌刻下来。

  影片中的马克思兴奋地呼喊着“改变世界”,现实中的他确实做到了,他成为了历史上对人类进程最具影响力的几个人之一。英国哲学家特里•伊格尔顿在其《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的前言中写到:“与政治家、科学家、军人和宗教人士不同,很少有思想家能真正改变历史的进程,而《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恰恰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建立在笛卡尔思想之上的政府,用柏拉图思想武装起来的游击队,或者以黑格尔的理论为指导的工会组织。”

  “所有的哲学家只是解释这个世界,但重要的是改变世界”,其实可以算是马克思与黑格尔的一种直接“对话”。

  黑格尔在其《法哲学原理》1820年的序言结尾处写到:“哲学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而言,当它们出现并且给予指导时都显得为时已晚……当哲学在为灰色 涂抹灰色的时候,生命已经老去,而哲学的这灰色之灰色的进程并无法使生命重返青春,而仅仅让事情被理解。密涅瓦 的猫头鹰只有在黄昏降临时,才会起飞 ……”这其中明显地表达出了黑格尔为哲学面对鲜活世界时有限效力的一种无奈——哲学除了能够对既定事实做出滞后的分析,还能起什么作用呢?并且连这样的解释和理解的工作都显得滞后,哲学和哲学家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黑格尔的这个哲学无力感的表述,大概也一直困扰着马克思,哲学从何种意义上而言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呢?就连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也在探讨哲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世界是混乱的是因为人们无法认识世界真正的秩序,那些能摸透世界秩序的人我们将他们称为哲学家。

  在他跟恩格斯的奋力奔跑中,马克思终于找到了黑格尔留下来问题的突破口——让我们哲学家切实行动起来,去改变世界!然后他们积极地跟与工人运动组织取得联系,为他们起草行动纲领。

  马克思的思想是建立在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之上的,他不断批判着黑格尔,同时也丰富着发展着黑格尔,努力突破黑格尔,其“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欧洲社会的关系从原来的各种交往关系变成了“等价交换”、市民社会等研究源自于黑格尔的学说……因为一切的根基都是建立在“交换关系”之上,因此“一切稳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这也是现代性的最大特点。

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

  电影里面重点刻画了一个“改旗易帜”的镜头:在一次正义者同盟的集会上,其原本“人人皆兄弟”这一特别具有世界大同理想主义色彩的口号被换成了“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更具实践性的口号,马、恩强烈地批判了之前以魏特林为代表的正义者同盟领袖们煽动工人暴动但又不给他们具体的实施纲领。

  为什么节奏如此紧凑的一部电影要这样花大笔墨去刻画这次貌似不起眼的事件? 

  根据前文相关论述,恩格斯很早在其《国民经济学批判》里就清楚地指出失业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定前提,有失业才会有为了工作岗位去竞争的动力,劳动力才会廉价,因此无产者们在当时的条件下天然是不联合,而是竞争、敌对的关系。而一句“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便是马、恩让无产者们看到所面对的共同处境,看到他们所面对的共同敌人,让他首先消除彼此之间的敌意的一种努力。

  “联合”的最佳时机是经济危机出现的时候,因为经济危机会使工人大量失业,生活状况进一步恶化。这个时候,无产者们更有可能从对立走向团结,关系能够得到重组。工人的失业是他们达成“联合”的可能性条件。1844-1848整个欧洲的工人运动风起云涌,1847年,欧洲更是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恩企图通过创作《共产党宣言》来指导工人运动,这句“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不仅被印刷在《宣言》的扉页上(最初的德语版:Proletarier aller Länder, Vereinigt Euch!),最后跟那句“所有的哲学家只是解释这个世界,但重要的是改变世界”一起成为了马克思的座右铭。

  电影就是在几段对《共产党宣言》的深情朗读中结束的,那“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如今听起来依然让人热血沸腾。《宣言》其行文酣畅淋漓,充满激情,短短几百字,马、恩就勾勒出了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简史,看起来浅显的话是以他们前期的整本著作为支撑的,包括《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其不仅对当时的工人运动起到了直接的引导作用,更对之后的世界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阅读量是仅次于《圣经》的一部著作。恩格斯在1890年的《宣言》序言中写到“全世界的无产者现在真正联合起来了……如果马克思今天还能同我站在一起亲眼看见这种情景,那该多好啊!”

世界精神

  恩格斯在1883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含情脉脉地写到:“本版本序言不幸只能由我一个人署名了。马克思……已长眠于海格特公墓,他的墓上已经初次长出了青草……”

  海格特公墓位于英国伦敦北郊,很多人将马克思误解成为英国人跟他后半生无法回国并最终长眠于英国有关,而实际上马克思去世的时候是没有国籍的。电影里面一个特别令人不安的镜头就是马克思和燕妮的家在三更半夜被一群警察破门而入,凶狠的警察拿着基佐国王的驱逐令,要求他们在二十四小时内离开法国国境,“这怎么可能做得到?”燕妮绝望地回答。

  而马克思跟燕妮的后半生,都是在不断被驱逐中度过的:1845年,27岁的马克思就被自己的祖国普鲁士驱逐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1848年,《宣言》发表后又被比利时政府驱逐,之后他便一直被驱逐;1849年抵达伦敦后,他本以为伦敦只是一个过渡的地点,不料却成为了他最终的归宿。马克思在伦敦生活了34年,比他在德国生活的时间还长,1874年他曾申请加入英国国籍,但是遭到了拒绝。伦敦警察局就“卡尔马克思—加入国籍案”向当局提交特别报告,拒绝了马克思的入籍申请,并且用语十分恶劣:“该人系一恶名昭著之德国鼓动家,国际协会首领与共产主义理论捍卫者,该人对其君其国不忠。”

  当他后半生贫困潦倒,不得不靠多方面接济才能勉强维持生活的时候,当他看到心爱的妻子和孩子跟着他流离失所的时候,他后悔过自己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么?燕妮后悔过自己嫁给马克思的选择么?燕妮原本可以在德国在家乡一直过她贵族的锦衣玉食的生活,而马克思哪怕一辈子什么都不做也能够衣食无忧,是什么让他们放弃了已有的一切,而成为了一个不断被驱逐、最后客死他乡的“造反派”?马克思的父亲后悔过将儿子送到柏林大学么?

  一个人能够多伟大,要看他在做事的时候将自己放在怎么样的高度上,他考虑的对象是谁,是为了一己私利还是为了成全成就他人,是为了自己所在的团体、阶级、国家还是为了全人类。

  想明白了这个问题就自然会明白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伟大。

  马克思和恩格斯,替全人类思考,并为之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对马克思影响甚深的黑格尔,同样有着非凡的世界性情怀,当黑格尔看到拿破仑骑马进入圣耶拿城时,他激动地说:“我看到了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精神(spirit of the world)。”作为德意志人的黑格尔,竟然“欢迎”拿破仑的战争和入侵,哪怕他自己的《精神现象学》手稿在战争中流失掉了,他依然热血沸腾,因为当时他认为法国的革命力量代表着的是世界历史的未来,同时代表着德国下一步的走向,他在民族国家的背后看到了世界精神。在一些人的眼中,民族国家之间的差别、一时一世的利益早已不具有什么原则上的意义,因为他们具有的是大全的人类历史的宏大视野。

  德里达在《马史思的幽灵》一文中写到: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就没有将来。一部《青年马克思》的影片,让我们了解了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的人生选择,让我们体会到了他们的旷世的情怀和伟大,同时让我们重温了那致力于人自由全面的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

友情链接


     关注讲堂微博


     订阅讲堂微信

北京大学会议中心讲堂管理部 维护支持
售票时间 上午9:30 - 13:00 下午15:00 - 19:30 活动咨询电话:010-62768588 62752278
Copyright © 2021 pkuhall.pku.edu.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