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活动报道

管理服务

嘉宾访谈

记者评论

媒体视角

讲堂公告

志愿服务

合唱团动态

剧团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频道> 记者评论

《自由广场》:喜剧、艺术与矛盾交织的“广场”

时间:2017-11-02    王逸轩(北京大学数学学院2016级本科生)    访问量:

  “The Square is a sanctuary of trust and caring. Within it we all share equal rights andobligations.”
                                                                                                                                 ——《The Square》
      坐拥“镶钻金棕榈”——戛纳70周年最高奖项光环的加成,又涉及种族、难民等政治敏感话题,《自由广场》这部电影公映之际就成为一部话题电影。所幸,它没有让我们失望。142分钟的荧幕放映中,电影的黑色幽默让我们捧腹大笑,现代艺术气质又展现得淋漓尽致。影片最令人称道的,当数矛盾中折射出的当今社会问题,精巧的台词设计背后隐含的对政治社会的反讽。

  电影取名为《The Square》(《广场》)。广场本身其实是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在2015年创作的艺术品,这件装置主要用于探讨社会学中的“旁观者效应”,艺术家希望以此来检验人们对陌生人的信任程度。然而现实生活中,“广场”本身已经成为残疾人乞讨、难民居住的场所;影片中导演也以“广场”为载体,折射出瑞典社会中的诸多矛盾。

  开场段落中,皇家博物馆为了安装“广场”这件艺术品,需要用吊车移除青铜雕像,然而刚从底座上移开,雕像就轰然倒塌,摔得四分五裂。这处伏笔也为之后男主人生的颠覆做足了铺垫,“广场”带来的,是对现代艺术格局与社会价值观的冲击。

  鲁本•奥斯特伦德的镜头语言与电影美学,在《自由广场》中完美呈现。电影最出彩的特点在于对剧情结构的精巧构思与把握,以及运用视觉、听觉上冲击效果对影片节奏的调整控制。影片运用多线性叙事,同时又安排反复出现的介绍“广场”的台词与主题曲,凸显出影片中的矛盾。另外,在居民区与豪宅中两处出现的旋转阶梯场景;记者家中的大猩猩与后面行为艺术家的表演;前后三次情景迥异的新闻发布会……导演多用互文手法设计剧情,渲染突出主题。影片在多次冲突与高潮时,导演对于视听上的调度增强了影片观感。女记者来博物馆质问男主角时唐突的背景敲击声,加深了戏剧化效果,突出尴尬的场面;男主角寻求救赎时,在雨下翻找垃圾堆中丢弃的字条,俯拍画面加强了男主的悲情色彩;晚宴上行为艺术家的表演失控,更是用镜头的快速变换手法,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

  “如果把你的手包放在博物馆中展览,它会成为一件艺术品吗?”看似简单的问题,影片却对其展开了深入的讨论。《自由广场》中一个重要元素就是现代艺术,从影片的几个细节就可见一斑。博物馆的沙堆艺术被清洁工不慎破坏,男主角却与秘书决定自行修复,对艺术的“亵渎”,是导演对于现代“故作玄虚”的许多艺术形式的深刻讽刺;晚宴上请来扮演“大猩猩”的行为艺术家表演,宾客尽管感到不适却只能正襟危坐,最终导致场面失控,电影着实把对人们对现代艺术的虚伪赏析戏谑了一番。

  《自由广场》围绕着矛盾而展开,电影用两组核心矛盾升华了主题的表达。男主对于路边的乞丐与陌生人慷慨施舍,却对前来要求公正自己清白的小男孩恶言相向。他因为对“贫民窟”的成见,导致惧怕与大楼里居民交流,最终也只想匆匆把小男孩打发走。站在阶级的制高点处的狭隘思想,让他最终把小男孩推下阶梯,资产阶级的自私与伪善的假面,在电影中被无情撕下。人们对于艺术家交流会上因为“污言秽语症”而不断怒骂打断发言的观众的宽容,与社会对男主的抨击形成鲜明对比。在一个不断强调政治正确的社会中,人们需要尊重一切少数群体表达的权利,却会团结起来对政治不正确的举动口诛笔伐。主人公的管理疏忽,导致宣传团队放出博人眼球的视频对博物馆展览进行预热炒作。视频中一个金发乞丐小女孩在广场中被炸飞,彻底越过了人们的道德底线,激起了群众的愤怒之情。最终男主角引咎辞职的发布会上,影片气氛达到高潮。一位记者怒斥男主角没有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另一位记者却抨击男主角过于软弱,声称言论自由是每个人的权利。白左们占领道德制高点的“圣母”行径,在影片中被赤裸裸的揭露;“politically correct”(政治正确)与“freedom of speech”(言论自由)这两面资产阶级大力鼓吹的旗帜,在荒诞的事实矛盾面前苍白无力、轰然倒下。

  台词中反复出现的那句对“广场”的描述,更为电影添加了几分讽刺意味。“sanctuary”(庇护所)“equal rights&obligations”(平等权力和义务)都俨然成为欧美政治话题中的“万金油”,这些政治正确的词语站在道德高处,令人难以反驳。然而在残酷的社会事实下,理想的乌托邦必然无法实现,“广场”从庇护所,演变为阶级矛盾与社会矛盾产生的地方。

   影片最后的一幕,是男主角带着两个女儿决定实现自我救赎,然而小男孩一家已经搬家离开了。镜头定格在小女儿安详的睡姿上,表面上似乎一切矛盾都得到了缓解。然而社会的阶层矛盾永远难以和解,“精英阶级”与“贫民阶级”之间的刻板成见与对立矛盾仍然没有办法解决。导演用黑色幽默叙事方式为载体,让观众在一次次捧腹大笑中感悟到了可悲的社会现状,用克制的电影语言深刻揭示了社会现实。喜剧背后的,是导演的深深无力感,影片深刻披露出荒诞而可悲的社会现实,留白给观众,引人深思。

  编辑:槑槑

友情链接


     关注讲堂微博


     订阅讲堂微信

北京大学会议中心讲堂管理部 维护支持
售票时间 上午9:30 - 13:00 下午15:00 - 19:30 活动咨询电话:010-62768588 62752278
Copyright © 2021 pkuhall.pku.edu.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