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活动报道

管理服务

嘉宾访谈

记者评论

媒体视角

讲堂公告

志愿服务

合唱团动态

剧团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频道> 记者评论

《绿皮书》:在路上的政治正确

时间:2019-03-13    赵婉廷(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5级本科生)    访问量:

  截至北京时间3月11日10点18分,根据猫眼电影发布的数据,电影《绿皮书》在内地票房已经突破3亿,成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内地票房榜上第二名,仅次于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泰坦尼克号》。

  《绿皮书》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黑人出行指南,它由纽约黑人社区邮政人员维克多•雨果•格林于1936年首次出版,意在让黑人旅客“避免尴尬,愉快出行”。正是这样一本出行指南,作为线索出现在影片的开头部分,浓缩了整部电影的核心,也让观众预见到了接下来即将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从电影语言运用的角度来说,《绿皮书》中所使用的镜头语言可以说是乏善可陈的,但是电影对于汽车这一空间的利用,超越了单纯叙事元素的层面,赋予了车内空间更深刻的意义:一前一后的座次表明了雇主与司机的身份,同时也体现着两种世界、两个人的对立与隔阂。这种对立与隔阂并不是骤然消弭的,而是在你来我往的试探和妥协中渐渐实现了包容和理解,譬如唐对托尼的话痨属性从不满到接受,又如唐在托尼的劝说下尝试吃炸鸡。每当达成共识的时刻,导演都会通过运镜,刻意让观众忽略二人之间存在的客观阻隔,到了影片的最后,设置唐替换疲倦的托尼开车这样一个位置交换的情节,更是将主角间的彼此理解与接纳表达到了极致。

  “位置”是《绿皮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伴随着这样一个概念而来的,是“错位”情节在影片中的反复强调,小到专辑封面篝火和孩子与地狱和恶魔的认知错位,大到“精神白人”雇主唐与非既得利益者白人司机托尼的身份错位,或是唐自身的台上天才钢琴演奏家与台下备受不公待遇黑人的认同错位。这固然与本片反种族歧视的主题相关,但不得不说正是这样的处理,让主线内容更趋近于寻找自我身份认同的心灵历程。错位情节的无处不在,既是引起观众发笑的包袱所在,又是引发观众共鸣的精心安排,使得未曾亲历那段与不平等抗争历史的普通观众更加易于接受。

  电影将种族之间的关系投射到了人与人的相处之中,又用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消解着种族歧视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后果的残酷与伤痛,最终达成了合家欢式的“圆满”结局——这才是《绿皮书》的叙事逻辑。要求一部电影提出如何解决现实之中尚且难以解决的尖锐矛盾,诚然是不现实的,但不得不说,电影结尾处建立在这一逻辑之上的种族大和谐,未免太过“不接地气”且缺少灵魂。

  尽管《绿皮书》的内容可看性,已经经过了内地票房与口碑的认证,观影过程还算有笑有泪,不失欢乐与温馨,不过就主题意义而言,电影对于反种族歧视这一主题的触及,实在是浅层而口号式的。它的获奖可以说是奥斯卡命题作文的又一次胜利,而我们所期盼的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正确,仍旧在路上。

  编辑:梅笑晗

友情链接


     关注讲堂微博


     订阅讲堂微信

北京大学会议中心讲堂管理部 维护支持
售票时间 上午9:30 - 13:00 下午15:00 - 19:30 活动咨询电话:010-62768588 62752278
Copyright © 2021 pkuhall.pku.edu.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