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至11月1日晚,由管虎、郭帆、路阳联合执导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金刚川》在百周年纪念讲堂观众厅连映三场,谨以此片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电影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却振奋人心的历史往事: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战——金城战役发生之前的金刚川渡江一役。金刚川上的桥梁是后备物资运往前方战场的唯一途径,敌军自然也明晰这座桥的意义,不断派出轰炸机破坏、炸毁桥梁,而护桥的军人面对敌军的狂轰滥炸先后七次修复桥体,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座“无法被炸毁”的金刚之桥,最终保障了大部队顺利赶到金城前线。
路阳表示,三位导演想更多表现的是战争中的个体。在影片刚开始的部分,朦胧地勾勒了步兵班长刘浩和话务员辛芹之间的感情,二人同为老乡却从没说上过话,影片中二人唯一的对话便是通过无线电里两句简短的“我们前线见”。导演试图通过较少的戏份和角色言语的克制来表达出战争中异性之间含蓄静默的情感,削弱情感的浓度来反映战争场上的肃穆。在影片中,最让人动容的莫过于高炮排排长张飞和高炮班班长关磊之间的兄弟之情,看似针锋相对的他们实则都在暗暗保全对方,尽可能多地向敌军发出有效的攻击。一开始两人为了炮位的分属而争吵不休,但当战场上真正的厮杀来临,生死存亡之际,他们誓死坚守炮位,打击了美军阵地和空中敌机。张译饰演的张飞与历史上的蜀汉名将张飞同名,在所负责炮位的战友都已牺牲之时,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撑着已经残缺的躯体走向炮位,用尽最后的气力向卷土重来的敌机开出了致命一炮。临死前张飞哼吟的小曲道出了战士的志向:“长坂坡前救赵云,吓退曹操百万军,姓张名飞字翼德,万古流芳莽撞人!”此外,影片中出现的一些士兵相处时的小细节也让人物的呈现更为立体多面,比如高福来和刘浩用家乡话吵架,拗不过班长的张飞把怀里的玉米递给了班长……
影片分别从士兵、对手(美军)、高炮班三个视角呈现同一个故事,力图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对故事情节的叙述,也让观众能在不同的视角叙述中感受到导演在人物塑造上的各有侧重。但是仅仅通过影片中标识出来的日期时间和轰炸桥体相关的信息、重复出现的同一镜头来向观众暗示这是另一视角对同一事件的叙事,这样的剪辑处理不免给人一种剪贴混乱之感,在核心事件的一遍遍重复中也容易让观众失去对剧情发展的兴趣。
尽管影片在叙事上存在些许令人诟病之处,但影片还是清晰地表达出了故事的内核——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怕死的刚强意志。正如影片中美军的飞行员在侦察时发出的感慨:“桥被一次次地修好,那群家伙怎么就炸不死呢?”在三个视角的叙述中都在强调这一点:桥刚被炸毁,岸边就传来修桥的命令,一个个工兵连的士兵们手扛着工具木材又冲向了桥面。这座横跨金刚川的桥更是象征着战士们不可摧毁的刚强意志,尽管一次次遭受打击,但终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影片的开头和结尾用真实的影像资料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和当下对英雄的缅怀。“山河无恙,英雄归乡。”那群“最可爱的人”,你们的骨灰安睡在和平昌盛的故土,你们的故事被一代代地传颂。正如歌曲《山河无恙》所唱的那样:“你用生命护我山河无恙,春夏秋冬伴家国儿女情长。你们是我心中至爱至美的人,共和国不会忘记你的模样!”
编辑:梅笑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