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活动报道

管理服务

嘉宾访谈

记者评论

媒体视角

讲堂公告

志愿服务

合唱团动态

剧团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频道> 记者评论

《菊次郎的夏天》:两种孤独在夏天结识

时间:2020-11-10    陈君一(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9级本科生)    访问量:

  11月7日、8日晚,由北野武自导自演的电影《菊次郎的夏天》在百周年纪念讲堂观众厅连映两场。影片于1999年在日本首次上映,时隔21年,终于得以在国内大银幕上欣赏这部关于夏天、关于成长的电影。

  伴着《Summer》明朗轻快的音乐,身着短衫短裤的七八岁孩童三三两两跑过,穿过炎热的街头,穿过盛夏的绿荫,故事里一大一小两位主人公随即登场——一脸蛮横的不靠谱大叔菊次郎,沉默寡言的忧郁男孩正男。两人怀揣五万日元踏上了给男孩的寻母之旅,然而这场旅程一开始就充满了诸多闹剧……

  在这场奇妙的旅行中,二人在窘境中相互陪伴,也慢慢走近彼此的心中。尽管寻母之旅的结果令男孩心碎,但菊次郎却为正男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让郁郁寡欢的正男再次看到了希望。在返乡的路途中,菊次郎和另外三个男人:流浪诗人、肥仔、光头仔,这四个同样被社会抛弃的边缘人开始陪正南肆无忌惮的玩耍,菊次郎,这个长期以来掩藏自己心底伤痕的中年男人,也在这个特别的夏天,与自己进行了和解。

  影片的前半部分充满了喜剧的元素:二人在给自行车比赛下注时经历的大起大落、不会游泳却为了面子逞强的菊次郎最终戴着游泳圈在泳池里倒立、为了拦下顺风车而想出的种种令人捧腹的计策……一路上跌跌撞撞的二人可以说是状况百出。搭车计划屡屡受挫,二人坐在候车亭里度过漫长的雨夜,这时影片中第一次响起了乐曲《the rain》。


  钢琴的声音宛如从候车亭的屋檐落下的清澈雨滴,打湿着白日里久经炙烤的路面,在被雨声包围的夜里,主人公的心情得到了凸显。小提琴的乐音高亮优美,好似正男纯粹而稚嫩的内心,为了找到母亲而决定和一个看上去并不靠谱的大叔踏上寻母之路。小提琴婉转的倾诉总带着些许哀伤,正男作为一个不到十岁的男孩,双眼却总是饱含忧郁,内心执着于母亲却很少坦露自己的情感。虽然当下前路难卜,但还是愿意守着小小的希望,守着照片上温柔漂亮的妈妈。

  在影片中的后半部分再一次响起了《the rain》,而这一次是关于菊次郎本人的故事。菊次郎乘着肥仔的摩托车来到了一个养老院,他似乎是来看望什么人。影片用一种委婉的手段交代了缘由:菊次郎也和正男一样,是一个被母亲“抛弃”了的孩子,而如今他的母亲在养老院孤独一人。影片对菊次郎的刻画大部分是展现他地痞流氓一般的性格和喜剧气质,而菊次郎看望母亲的这一段则着重刻画一个中年男人内心长期的隐痛和落寞。大提琴的声音响起,不同于小提琴的高亢洪亮,它是一种低沉的、苦涩的、发自内心的呜咽,因为找不到宣泄的出口而幽冷地徘徊。北野武曾表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部电影是他的历史记忆和精神创伤的修补。在此之前,父母是他始终不愿触及的隐秘角落,母亲的死亡,让他重新审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重新认识父亲,才明白既懦弱又粗野的父亲,其实是一个孤独的人。


  小提琴和大提琴的音色里流淌着的忧伤,也许正是、正男和菊次郎心里不愿再提起的感伤,所幸,在这趟特殊的旅程,在这个特别的夏天,得到了欢乐给予的治愈。无论是愿意搭车的年轻情侣,还是后来一起逗正男开心的流浪诗人、肥仔和光头仔,他们都或多或少地给二人带来了快乐和感动。年轻女子给予正男的呵护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长期以来正男缺失的母爱,四个成年人和一个孩子的搞怪木头人游戏让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收获了快乐,一阵又一阵的笑声填补了每个人心中的那份孤独。

  在影片的最后,二人回到东京。分别之际,在出发的那座桥上,大叔对正男说,下次我再带你去找妈妈。正男问他:大叔,你叫什么名字。大叔愣了一会儿,笑着说:菊次郎,滚吧。正男早已习惯了菊次郎说话的口吻,在知道这位大叔的名字后微微一笑,转身跑向家的方向。


  主题曲的旋律最后响起,小提琴和大提琴在旅途中已逐渐淡去了哀伤,在跳跃的钢琴声下和谐地相处。小提琴的旋律宛如一个放肆奔跑的快乐孩童,而大提琴的衬托仿佛是站在街头望着孩子远去的大人,淡然沉稳。原本毫不相关的两个人在这场旅途中拥抱了彼此的孤独,许下了一个关于未来朦胧的约定。而影片在这时也落下了帷幕,但一个关于在夏天里成长、治愈的温情故事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里。

  编辑:梅笑晗

友情链接


     关注讲堂微博


     订阅讲堂微信

北京大学会议中心讲堂管理部 维护支持
售票时间 上午9:30 - 13:00 下午15:00 - 19:30 活动咨询电话:010-62768588 62752278
Copyright © 2021 pkuhall.pku.edu.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