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活动报道

管理服务

嘉宾访谈

记者评论

媒体视角

讲堂公告

志愿服务

合唱团动态

剧团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艺术课堂> 课程回顾

泥巴味儿里看雕塑

————艺术课堂走进雕塑万象

时间:2015-09-20    余颢凡(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14级本科生)    访问量:

  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在欣赏纪念碑和建筑浮雕、参访石窟和蜡像馆的同时,雕塑已经不知不觉地进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9月17日晚,在百周年纪念讲堂多功能厅里,雕塑家董辉杰老师别开生面地带领观众们走入了雕塑的世界。

  在艺术课堂正式开讲之前,一幅幅中西经典雕塑的图片投影在屏幕上,观众们在不断闪现的图片中领略了世界各地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雕塑艺术作品。董辉杰老师先从中西雕塑的比较开始,提出了“中国是否有雕塑艺术”“中国与欧洲的雕塑有何不同”的设问,进而从雕塑的基本语言开始,由点及面地分析雕塑艺术的共同规律和朴素本质。

结合图片解析雕塑艺术

  随后,董老师对于雕塑艺术进行了各种不同角度的分类,帮助听众开拓更为广阔的雕塑概念。这其中包括:在米粒上、头发丝上进行的微雕;古代人民在石壁上钻凿的宗教石窟;在公园和广场常见的纪念碑雕塑;蜡像馆和端午门上建国元勋的写真蜡像……董老师对比了浮雕和圆雕的张力区别,也中肯地指出了当今工艺雕塑“工”过而“艺”不足的缺陷。

  一件雕塑最重要的不是精致的细节,而是整个雕塑的基本型。董老师讲解了雕塑从构思到建筑构型,再经历泥塑的过程,并强调了其中“泥巴味儿”的重要性。一件好的雕塑可以看出艺术家塑造过程的痕迹,这个痕迹与“泥巴味儿”和基本型紧密相连。而雕塑的基本型需要艺术家在深入观察解析的基础上大胆概括、取舍,才能打破一组雕塑千篇一律的神似感。董老师提出,与绘画的“识别艺术”相比,雕塑是更为亲民的,因为每个人都能对雕塑的形态进行感知,进而生发出自己的理解。因此,董老师鼓励听众们对身边的雕塑进行大胆地观察和解读,在此过程中逐渐把握雕塑的基本型之美。

  董老师认为,“雕”指的是在原有基础上做减法,“塑”指的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因此雕塑就是一个推敲、加减的反复经营。在这个反反复复的拿捏过程中,体积感、肌理感和雕塑的身体语言都是十分重要的。用祈年殿的“神树”打比方,由于它盘根错节的体积感给人以向外膨胀的错觉,从而激发了另类的张力、生命力。而身体语言能够突显出雕塑的情绪或状态,例如手持火炬的战士身体呈90度直立又稍稍向前倾,表现出一种高歌猛进、势不可挡的气魄。

董辉杰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

  分析了认识与欣赏雕塑的要领之后,董老师又回到开篇前的那一组雕塑影像集,逐个进行示范性的解读,为听众牵引一条从古罗马时代到现代的雕塑发展线索。董老师从《断臂的维纳斯》谈起,细致剖析了其中丰富的空间层次,追溯她残缺之美的根源。随后,董老师释读了菲狄亚斯的《命运三女神》和《雅典娜》、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摩西》和《被缚的奴隶》、罗丹的《思考者》和《上帝之手》……这其中既有巴洛克风格的舞动感,也有健美体魄中象征的对自由的渴望。

  从雕塑的核心本质出发,董老师没有具体分析某几件艺术品,而是结合趣闻轶事和生活体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欣赏雕塑的基本要素。不仅“基本型”“体积感”和“身体语言”等关键词深入人心,结尾经典作品欣赏也让听众们饱览大师风采。在听众热烈的掌声中,讲座圆满落下帷幕。

  摄影:孟宪鸣
  编辑:梅笑晗

友情链接


     关注讲堂微博


     订阅讲堂微信

北京大学会议中心讲堂管理部 维护支持
售票时间 上午9:30 - 13:00 下午15:00 - 19:30 活动咨询电话:010-62768588 62752278
Copyright © 2021 pkuhall.pku.edu.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