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活动报道

管理服务

嘉宾访谈

记者评论

媒体视角

讲堂公告

志愿服务

合唱团动态

剧团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艺术课堂> 艺术课堂轮播图

观聆传统艺术,解读文化奥妙

——艺术课堂•桌上之境圆满举办

时间:2017-05-06    周韫卓(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16级本科生)    访问量:

  5月6日下午,艺术课堂•桌上之境——中国传统艺术的技艺秘密与文化精神在讲堂多功能厅文艺开讲,作家兼书法家崔曼莉、古琴表演艺术家南云、昆曲名旦顾卫英和文学批评家邵燕君四位女性嘉宾结合各自的艺术领域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诠释了“桌”上的时空意境在艺术中的延伸和永恒。讲座分为“寄情”“格物”“当下”“花开”四个部分。

  讲座伊始,崔曼莉老师对课堂的名字“桌上之境”进行了解读。艺术往往需要“桌”作为一个现实载体,书法需要书桌,操琴需要琴桌,桌是艺术在现实中的安身之处。同时,“桌”同“卓”,高而直立,安放的是文人艺术家凝固生活情境、塑造自我的时间和空间之场。

四位女性嘉宾结合各自的艺术领域解读“桌上之境

  在接下来的讲解中,嘉宾们向观众展示了艺术携情感穿越时空的力量。顾卫英老师化身杜丽娘,截取《牡丹亭》几个片段,用“四功五法”演绎出儿女情长的极致之美;南云老师先用一曲《潇湘水云》抒尽家国情怀,再演示了如何以操琴者的气息控制音乐句读,进而实现弦意合一;而崔曼莉老师则现场挥毫书写阮籍的《咏怀诗》、苏东坡的《临江仙》和李清照的两首《如梦令》,并以《兰亭集序》中的“感”字为例,分析笔画的意在笔先。

艺术携情感穿越时空

  寄情,乃是将情感托付与艺术作为媒介;而格物,是将艺术作为人的情感思想的延伸,将情绪和生活体验抽象为艺术经验进行再创作;“当下”则是佛教中最小的时间单位,可以印证艺术的存在状态;而“花开”触及当代女性问题,在艺术中得到完整记录。

  现场观众的思绪在四位嘉宾的解说中游走,在“桌上之境”的咫尺乾坤中感受传统艺术与文化。

  编辑:槑槑

  摄影:赵旭


友情链接


     关注讲堂微博


     订阅讲堂微信

北京大学会议中心讲堂管理部 维护支持
售票时间 上午9:30 - 13:00 下午15:00 - 19:30 活动咨询电话:010-62768588 62752278
Copyright © 2021 pkuhall.pku.edu.cn 版权所有